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3年第11期
编号:632246
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辨治胃食管反流病*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2月21日 中医学报 2023年第11期
中焦,五脏,脏腑,1基于“调中复衡”理论分纲辨治GERD,2基于“调中复衡”论治GERD,3小结
     贾玲娜,惠建萍,李鑫怡,张画翌,杜晓泉,唐旭东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 北京 100091

    胃食管反流病系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咽喉,从而引发的以反酸、烧心、咽喉部异物感等食管内表现及纳差、乏力、大便不调、咳嗽等食管外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按其内镜下病理表现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和 Barreet 食管 (BE)3种不同状态[1]。有数据显示,GERD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具有典型症状的GERD发病率为2.5%~7.8%[2]。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基本认为其发病与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黏膜屏障受损等有关[3-5]。西医治疗方面,目前并无特效药物,大多采用抑酸剂、促胃肠动力药及保护胃黏膜等措施。许多患者对单一药物治疗不敏感,可发展为难治性GERD[6],需联合用药或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该病从脾胃入手,联合肝肺肾等脏腑同治,临床取得可观疗效。

    “调中复衡”理论的前身是董建华院士的“通降论”[7],唐旭东教授等在其基础上继承创新,躬身临床实践应用后开辟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8],乃从脏腑、气血、虚实、寒热分析脾胃病的症态结构,进一步提出“调中复衡”之说。“调”即斡旋、调和之义;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中”指人体脾胃所居之中焦;“复”意为气血脏腑功能恢复之义;“衡”是机体脏腑均衡、形神统一的状态[9]。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五脏之间气血津液相互运转以供应其机能正常运行。而五脏之中,因脾胃居于中焦,为脏腑之气血运行的枢纽。血肉肌体与意识思维也是统一整体,共同主宰人的行为。若中焦脾胃纳运失衡,则五脏气机逆乱,精血津液运行失常,并且脾土主志为思,思虑过多则气结,气不通则精血津液无力布散。通过调理中焦脾胃之阴阳寒热气血,以期达到五脏相互制衡,形神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使气行血运,津液合养,阴平阳秘,寒热平调,精神舒畅,神体安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