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302201
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沈洁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吡格列酮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在12周治疗期结束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及其他8项检查项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盐酸吡格列酮与盐酸二甲双胍的降血糖效果相似,而盐酸吡格列酮降血尿酸的作用显著由于盐酸二甲双胍。结论 对于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其临床治疗而言,在药物的选用方面宜多考虑盐酸吡格列酮,不仅可很好消除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同时也可对高尿酸血症的纠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盐酸吡格列酮;血尿酸;糖尿病;高尿血酸症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多伴随代谢综合症,其中以合并高尿酸血症较为常见,临床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IR)是导致血尿酸升高和影响T2DM病况的共同危险因素[1]。盐酸吡格列酮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该药物可增强机体外周组织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从而增强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可相对减少肝糖的产生,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是新一代口服抗糖尿病新药[2]。为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我们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于2010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49.26±8.43)岁,病程3~15y,平均病程(9.37±5.11)y。入组选择标准:①符合WHO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②血尿酸水平男性患者≥420μmol/L,女性患者≥360μmol/L;③其血糖及血压在近半年内控制相对稳定者;④既往的降糖治疗均采用的口服降糖药。排除标准:①近段时间(1年内)有出现过酮症或其他应激性反应的患者;②在近半年内有服用过利尿、调脂及其他控制血尿酸的药物;③有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服用减肥药的患者。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成组原则需保证组间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血尿酸指标方面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降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限制高嘌呤食物、高胆固醇食物以及禁止饮酒等,严格执行DM饮食。与此同时,治疗组在早餐前服用盐酸吡格列酮胶囊2粒,共30mg(15mg/粒,沈阳金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片,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2片/次,3次/d。两组的疗程均定为12周。

    1.3观察项目

    以尿血酸检查为为中心,一并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MAU)、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和血总胆固醇(TC),将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均数采用( ±s)表示,采用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发现,在治疗周期结束之后,治疗组所检查出的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Cr、MAU、BUN、TG和TC等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检查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Cr、MAU、BUN、TG和TC等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血尿酸数值仅是稍微下降(P>0.05)。表明盐酸吡格列酮与盐酸二甲双胍的降血糖效果相似,而盐酸吡格列酮降血尿酸的作用显著由于盐酸二甲双胍。详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最新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查所得血尿酸数值每升高1mg/dL,对应合并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可增加1.17倍左右[3]。本次研究主要考察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结果盐酸吡格列酮的降血糖效果与盐酸二甲双胍相似,而降血尿酸的作用显著高于后者。因此,对于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其临床治疗而言,在药物的选用方面宜多考虑盐酸吡格列酮,不仅可很好消除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2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