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效果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5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瞻性观察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腹腔镜治疗组)45例和B组(开腹手术治疗组)40例,均经患者知情同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近期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A组患者并发症共计7例次,发生率为15.6%;B组患者并发症共计15例次,发生率为37.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当前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结直肠癌;近期疗效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列第四位,每年约有40万男性和38万女性死于该病[1]。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近几年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取得了一定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诸多优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5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瞻性观察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腹腔镜治疗组)45例和B组(开腹手术治疗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A组45例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2±8.7)岁;Dukes病理分期A期13例,B期21例,C期11例。B组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4±8.3)岁;Dukes病理分期A期11例,B期19例,C期1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开腹手术组方法略。腹腔镜组肠道准备同开腹手术,置入鼻-胃管和Foley导尿管。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首先探查腹腔,确定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及腹腔转移等,必要时采用腹腔镜超声探查肝脏有无转移结节。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采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低位直肠等切除术。术后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给予适量的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减少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或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A组患者并发症共计7例次,发生率为15.6%;B组患者并发症共计15例次,发生率为37.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目标已从单纯的“根除癌肿,挽救生命”转变为愈来愈重视生活质量。这也促使外科医师积极将腹腔镜这一微创技术引入到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一系列大型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证实,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术后疼痛明显减轻;②伤口愈合时间缩短;③腹壁切口明显缩小;④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⑤术后恢复正常活动较快;⑥对病人自身免疫的影响较小。早期一度受争议的关于腹腔镜技术是否能达到肿瘤根治并且不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可能的问题,就目前所能得到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同样可做到严格遵循根治原则,并有着理想的短期恢复和长期生存率[2]。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5例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比较,结果发现,腹腔镜治疗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这显示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损伤小、切口短、术后愈合快的特点,也为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临床依据。同时,腹腔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手术组明显降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