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302463
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及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延边医学》 2012年第6期
     【摘要】目的:把近年来青霉素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方法:研究查阅近十年有关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过敏机制的文献及各种资料,从两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青霉素抗原的决定簇包括主要抗原决定簇、次要抗原决定簇、侧链抗原决定簇及内酰胺环和侧链结合的抗原决定簇,具有多样性。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血清中存在核特异抗体及侧脸特异抗体,有的可以识别侧链结构,还有的能够识别母核结构,也就是说,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存在部分交叉过敏反应或者全部交叉过敏反应,甚至还有无交叉过敏反应的存在。药物特异T细胞主要能够识别青霉素类药物的双环结构和侧链结构,通过分泌不同的多细胞因子来调节过敏反应。结论:青霉素的分子结构和T细胞在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霉素类药物;抗原决定簇;过敏反应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以高效、低毒效果显著而得到临床上的青睐。但是因为临床使用过程中青霉素有着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危害极大。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在临床可以分为上迟发型过敏反应和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在临床上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斑丘疹等,T细胞可能参与这种反应[1]。人类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研究从青霉素诞生的那一刻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仍然没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有关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过敏反应机制进行研究并综述如下。

    1、过敏反应

    1.1药物结构和过敏机制 根据近代关于免疫学的理论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