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302274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林雪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两组疗程均为6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血管扩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发生率为18.0%,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P<0.05)。结论 临床短期使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慢性心衰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室性心律失常则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是临床中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近年来,我院采用缬沙坦对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心内科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符合卫生部关于疾病的诊断标准,且入院前2周围未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排除糖尿病、严重感染、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48.2±1.8)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3.5±1.1)年;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47.7±1.9)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病程(3.3±1.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持续心电监护和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镇静、吸氧、利尿、低盐低脂饮食、洋地黄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用量40mg/d~160mg/d[2]。

    1.3疗效判定 采用卫生部制定的关于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的标准:①显效: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每小时室性早搏次数减少>95%;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每小时室性早搏次数减少>50%;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心率、短阵室速、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比较,治疗后心率、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03,P<0.01)。观察组治疗后短阵室速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7,P<0.01)。观察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3,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发生率为18.0%,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越来越明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越来越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究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儿茶酚胺引起左心室顺应性降低,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导致心肌容量和工作负荷增加,使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功能恶化。其治疗较为困难,有国内文献报道,常规的治疗例如采用洋地黄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有可能不能获益,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且由于患者的年龄通常偏大,心肌严重缺氧,肝肾血流量也不足,对药物的治疗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引起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效果往往不佳[3]。

    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蛋白尿、糖尿病等病人可以做为常规药物使用,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其临床治疗的优点在于:①缬沙坦不会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肾素和其它受体,不抑制与血压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②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没有抑制作用,不影响体内缓激肽水平,因此不会导致患者咳嗽;③缬沙坦降低血压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心率;④其药效发挥时间快,持续时间较长,且停药后,不会引起其他副作用;⑤不会影响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4]。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是从纠正、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神经-体液机制紊乱有关,分析如下:①缬沙坦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降低心脏负荷,使得心室的有效不应期和复极过程延长,促进患者的康复;②缬沙坦能够减少患者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及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从而降低了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③缬沙坦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氧气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减轻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也可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④缬沙坦降低患者细胞内钙超负荷,对心肌细胞电重构发挥有益作用,维持膜电位稳定性,从而减低心肌应激性和自律性[5]。

    在本案例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发生率为18.0%,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P<0.05)。综上所述,临床短期使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2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