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18F—FDG的摄取与HK—Ⅱ、VEGF表达的关系(1)
第1页 |
参见附件(1516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的18F-FDG摄取与其病理类型、HK-Ⅱ及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20 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PET检查, 测定肿瘤SUVmax;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病理标本HK-Ⅱ和VEGF的表达。统计学分析SUVmax与病理类型及HK-Ⅱ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WHO分型非粘液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与粘液组(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18F-FDG摄取(SUVmax)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Lauren分型中肠型组与非肠型组(弥漫型和混合型)18F-FDG摄取(SUVmax)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胃癌组织18F-FDG摄取与HK-Ⅱ(r=0.609,P=0.004和r=0.478,P=0.033)和VEGF表达(r=0.485,P=0.030)均呈正相关。结论:胃癌组织的18F-FDG摄取与HK-Ⅱ、VEGF表达呈现相关性。
关键词: 胃癌,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己糖激酶-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肿瘤发病率中位于第四位[1]。18F-FDG PET 是一种基于功能显象的影像学技术,可反映组织的功能代谢情况,来鉴别良恶性肿瘤。它的原理是利用标记18F的FDG进入细胞的糖代谢途径,被己糖激酶磷酸化后的产物氟-2-脱氧葡萄糖-6-磷酸不能继续参与下一步糖代谢,进而在细胞内堆积被PET示踪。这种摄取程度可用标准摄取值(SUV)来表示。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在内往往存在糖代谢紊乱的现象[2],肿瘤细胞的己糖激酶-Ⅱ(HK-Ⅱ)水平的增高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同时研究证实许多实体肿瘤依靠自身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获得新生血管以供氧及营养支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1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