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预测和治疗研究进展(1)
摘要:子痫前期是发生于妊娠期的一种较为复杂且后果严重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和蛋白量,其病因包括母体、胎儿、胎盘等多因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子痫前期的预测主要通过相关生物化学因子、生物物理因子、多因子联合预测等,结合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可取的较理想结果。在子痫前期的治疗方面,需兼顾母婴, 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妊娠周可以提高胎儿的存活率,药物治疗可选用硫酸镁、降压药物、降血脂药物、中药等。
关键词:子痫前期 早期预测 治疗方法 综述
子痫前期是发生于妊娠期妇女的一种特发性疾病,主要见于妊娠20周以后,其是导致妊娠期妇女及胎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轻度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妊娠期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而重度则合并有持续性头痛或视觉功能异常、肾脏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持续性上腹痛、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肺水肿、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等,涉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高达5%—10%,生活环境恶化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数据呈现出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减少子痫前期导致的孕产妇和胎儿死亡,准确的预测及科学的治疗至关重要[2]。
, http://www.100md.com
1. 子痫前期的病因病理
1.1 病因
子痫前期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该病在胎盘娩出后常会很快缓解和自愈,有学者有称其为“盘病”,其病因主要包括(1)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2)机体炎症免疫过度激活;(3)血管内皮损伤;(4)遗传因素;(5)营养缺乏;(6)胰岛素抵抗;(7)滋养细胞侵袭异常;(8)孕妇营养因素等[3]。
1.2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有研究认为子线前期对的发病机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期,即子宫螺旋动脉滋养细胞重铸障碍,导致胎盘缺血、缺氧,释放多种胎盘因子;第二阶段胎盘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则促进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激活及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子痫前期、子线各种临床症状[4]。
2. 子痫前期的预测
, 百拇医药
子痫前期的预测对早期预防、治疗和降低母婴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尚无特效可靠和经济的预测方法,但可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风险评估,主张联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预测,其中包括高危因素、生化指标、物理指标等。
2.1 危险因素
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孕妇年龄≥40岁;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初次产检时BMI≥35kg/m2;子痫前期家族史,包括母亲或姐妹;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妊娠、妊娠间隔≥10年;本次妊娠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多因素[5]。
2.2 生化指标
2.2.1 尿液生物标记物
妊娠期尿液中一系列蛋白质(主要包括胶原蛋白链、纤维蛋白原和尿调整素)的生化反应讲解物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和诊断具有确切的效果。其中 E—选择素可作用为协调循环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相互作用,且仅仅在内皮细胞上表达,、该物质的的增加标志着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激活, Cartya研究指出,可溶性 E- 选择素的改变在早期妊娠中揭示了子痫前期的发生概率存在潜在的升高[6]。
, http://www.100md.com
2.2.2 胎盘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PLGF)由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并分泌,对血管生成和滋养细胞增殖分化、浸润有着重要作用,妊娠妇女血清PLGF含量于7—15周时较低,之后呈现上升状态,在28周左右达到峰值后开始不断下降。子痫前期的患者血清PLGF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且在孕20周前就开始出现下降,有研究表明,在孕早期PLGF≤32ug/mL时,预测子痫前期的特异性为95%以上,在孕20周PLGF≤240ug/m是,特异性仍高达94.2%,进一步证明PLGF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7]。
2.2.3 胎盘蛋白13
胎盘蛋白13(PP13)存在于合体滋养细胞膜表面,主要参与胎盘种植和刺激前列腺环素的释放。正常孕妇血清PP13随孕月增加不断上升,而子痫前期患者早期滋养细胞生长不良,血清PP13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但在晚期,又会出现上升趋势,甚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相关研究表明,在妊娠早期,通过检测孕妇血清PP13浓度,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高达86%—100%,其特异性同样高达80%以上,因此,PP13浓度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重要标志物。
, 百拇医药
2.2.4 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
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sFLt—1)是胎盘组织中发现的一种重要内源性血管生发抑制因子,其能阻断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胎盘因子的生物学效应,造成全身内皮功能失调,产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该指标升高者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的5—6倍。
除上述多种指标外,相关研究还显示,VEGF水平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功能紊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1—1)增加大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情况均提示子痫前期发生率的增加[8]。
2.3 物理指标
2.3.1 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正常妊娠时,子宫动脉由未孕时的屈曲状态逐渐变直、血管内径增粗、 血流速度加快,呈现低阻高血流状态。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宫动脉阻力逐渐下降,多普勒频谱上舒张早期 “V” 切迹逐渐变浅,直至完全消失。Gebb[9] 等研究显示,随着妊娠的进展,S/D、RI、PI 呈线性下降。子痫前期患者滋养层细胞对螺旋动脉的侵蚀不足,子宫动脉管径狭窄,加上本病全身小动脉痉挛, 使子宫血管循环阻力增加,表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 )、搏动指数(PI )、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S/D )值明显增高,并出现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舒张期切迹的出现和持续存在表明动脉壁的顺应性出现了异常。Pongrojpaw [10]等通过测量孕 22—24 周单胎高风险孕妇 PI 值预测子痫前期发现,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59.25%、66.67%; 以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为预测指标得到的敏感性为 68.35% 、特异性为 78.36%、 阳性预测值为 13.12%、 阴性预测值为 93.77% 。此外,孕妇平均动脉压(MAP)的测定显示,当 85 mmHg≤MAP <140 mmHg提示子痫前期可能;24h动态血压测定也可做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之一。, http://www.100md.com(丁丽鲜)
关键词:子痫前期 早期预测 治疗方法 综述
子痫前期是发生于妊娠期妇女的一种特发性疾病,主要见于妊娠20周以后,其是导致妊娠期妇女及胎儿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1]。轻度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妊娠期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而重度则合并有持续性头痛或视觉功能异常、肾脏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持续性上腹痛、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肺水肿、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等,涉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高达5%—10%,生活环境恶化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数据呈现出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减少子痫前期导致的孕产妇和胎儿死亡,准确的预测及科学的治疗至关重要[2]。
, http://www.100md.com
1. 子痫前期的病因病理
1.1 病因
子痫前期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该病在胎盘娩出后常会很快缓解和自愈,有学者有称其为“盘病”,其病因主要包括(1)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2)机体炎症免疫过度激活;(3)血管内皮损伤;(4)遗传因素;(5)营养缺乏;(6)胰岛素抵抗;(7)滋养细胞侵袭异常;(8)孕妇营养因素等[3]。
1.2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有研究认为子线前期对的发病机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期,即子宫螺旋动脉滋养细胞重铸障碍,导致胎盘缺血、缺氧,释放多种胎盘因子;第二阶段胎盘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则促进系统性炎症反应的激活及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子痫前期、子线各种临床症状[4]。
2. 子痫前期的预测
, 百拇医药
子痫前期的预测对早期预防、治疗和降低母婴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尚无特效可靠和经济的预测方法,但可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风险评估,主张联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预测,其中包括高危因素、生化指标、物理指标等。
2.1 危险因素
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孕妇年龄≥40岁;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初次产检时BMI≥35kg/m2;子痫前期家族史,包括母亲或姐妹;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妊娠、妊娠间隔≥10年;本次妊娠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多因素[5]。
2.2 生化指标
2.2.1 尿液生物标记物
妊娠期尿液中一系列蛋白质(主要包括胶原蛋白链、纤维蛋白原和尿调整素)的生化反应讲解物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和诊断具有确切的效果。其中 E—选择素可作用为协调循环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相互作用,且仅仅在内皮细胞上表达,、该物质的的增加标志着内皮细胞的损伤及激活, Cartya研究指出,可溶性 E- 选择素的改变在早期妊娠中揭示了子痫前期的发生概率存在潜在的升高[6]。
, http://www.100md.com
2.2.2 胎盘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PLGF)由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并分泌,对血管生成和滋养细胞增殖分化、浸润有着重要作用,妊娠妇女血清PLGF含量于7—15周时较低,之后呈现上升状态,在28周左右达到峰值后开始不断下降。子痫前期的患者血清PLGF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且在孕20周前就开始出现下降,有研究表明,在孕早期PLGF≤32ug/mL时,预测子痫前期的特异性为95%以上,在孕20周PLGF≤240ug/m是,特异性仍高达94.2%,进一步证明PLGF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7]。
2.2.3 胎盘蛋白13
胎盘蛋白13(PP13)存在于合体滋养细胞膜表面,主要参与胎盘种植和刺激前列腺环素的释放。正常孕妇血清PP13随孕月增加不断上升,而子痫前期患者早期滋养细胞生长不良,血清PP13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但在晚期,又会出现上升趋势,甚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相关研究表明,在妊娠早期,通过检测孕妇血清PP13浓度,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高达86%—100%,其特异性同样高达80%以上,因此,PP13浓度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重要标志物。
, 百拇医药
2.2.4 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
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sFLt—1)是胎盘组织中发现的一种重要内源性血管生发抑制因子,其能阻断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胎盘因子的生物学效应,造成全身内皮功能失调,产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该指标升高者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的5—6倍。
除上述多种指标外,相关研究还显示,VEGF水平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功能紊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1—1)增加大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情况均提示子痫前期发生率的增加[8]。
2.3 物理指标
2.3.1 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正常妊娠时,子宫动脉由未孕时的屈曲状态逐渐变直、血管内径增粗、 血流速度加快,呈现低阻高血流状态。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宫动脉阻力逐渐下降,多普勒频谱上舒张早期 “V” 切迹逐渐变浅,直至完全消失。Gebb[9] 等研究显示,随着妊娠的进展,S/D、RI、PI 呈线性下降。子痫前期患者滋养层细胞对螺旋动脉的侵蚀不足,子宫动脉管径狭窄,加上本病全身小动脉痉挛, 使子宫血管循环阻力增加,表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 )、搏动指数(PI )、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S/D )值明显增高,并出现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舒张期切迹的出现和持续存在表明动脉壁的顺应性出现了异常。Pongrojpaw [10]等通过测量孕 22—24 周单胎高风险孕妇 PI 值预测子痫前期发现,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59.25%、66.67%; 以子宫动脉舒张期切迹为预测指标得到的敏感性为 68.35% 、特异性为 78.36%、 阳性预测值为 13.12%、 阴性预测值为 93.77% 。此外,孕妇平均动脉压(MAP)的测定显示,当 85 mmHg≤MAP <140 mmHg提示子痫前期可能;24h动态血压测定也可做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之一。, http://www.100md.com(丁丽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