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5年第19期
编号:12595082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延边医学 2015年第19期
     摘要: 心力衰竭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结构、心肌功能变化而引起的心室充盈、射血障碍等综合征[1]。而心理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后发展阶段。有数据统计发现美国现有慢性心理衰竭患者500万以上,且每年新增55万病例。在我国,老龄化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发展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断增多的重要因素,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达10%以上,且住院的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中65岁以上人群占80%以上[2]。心理衰竭不仅发病率逐渐增高,而且年存活率较低,以及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3]。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4]。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

    1.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目前,临床已经明确心室肌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心室肌重构则是因某些细胞机制、复杂分子作用等而引起蛋白质和胚胎基因在表达、心肌细胞发生肥大或死亡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