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制作进展(1)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虽然当前标准的心衰治疗能改善预后,但仍不能达到完全缓解心衰的症状,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阻止、延缓疾病的发展,逆转衰竭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而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之前必须在心衰动物模型身上进行验证,因此选择合适的心衰动物模型对于心力衰竭疾病发展的认识及新的治疗手段的进展极为关键。本文对CHF动物模型制作进行综述。关键词: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肥厚;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制作方法主要有心肌缺血型、压力负荷型、容量负荷型和心肌病变型等[1~3], 这些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肌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改变提供了重要资料,解决了临床上有关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的相关问题。本文根据心衰病因对相关心衰动物模型制备做一简述。
1 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1.1 主动脉瓣狭窄 (aortic stenosis,AS)
主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二叶瓣)。主动脉瓣膜僵硬度增加和瓣口面积减少,导致左室射血阻力增加即左室后负荷增加,这种变化需要左室增加压力以推动血流通过减少的主动脉瓣口。其引起的左室肥厚是典型的向心性肥厚,室壁增厚而左室容积不变或缩小。在分子水平,心肌细胞因肌小节增加而肥大,另外心肌内纤维母细胞增殖和局部大量激活的生物活性分子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