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新型资助育人 模式的建设研究(1)
基于“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新型资助育人 模式的建设研究,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良性循环育人模式
摘要:全面开展“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经济帮困”、“心理疏导”、“精神激励”和“能力提升”、“思想升华”层层递进的资助育人措施和实施平台,营造富于时代感的校园爱心文化,让爱心根植于心性,让献爱心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形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育人模式,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关键词: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 良性循环育人模式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现代教育方针为宗旨,在高校开展爱心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很多高校在开展爱心资助工作时往往局限于有为之益,注重解决学生的当务之急,多停留在助人脱困阶段。在整合了现有的国家资助政策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大力开展助学贷款,扩大助学金资助范围等,也只是解决部分学生的部分学费问题,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助和能力资助解决的手段贫乏。
从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颁布伊始[1],我校就根据政策开始实行“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月”,即“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秉承传统的“上善”、“厚德”之理念,打造系列爱心平台,通过“经济帮困”、“心理疏导”、“精神激励”和“能力提升”、“思想升华”层层递进的资助育人措施,打造最贴近学生生活,最注重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切实有效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献爱心已经成为了不少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逐步形成了“受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育人模式[2]。
一、“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开始于2007年,每年的10月定为“爱心月”,10月18日为“爱心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