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在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重症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尚未确定人工气道的60例需无创吸痰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每天3次。观察组将湿化液经口咽通气管通过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观察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和气管切开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率、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和气管切开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口咽通气管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提高了重症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口咽通气管持续气道湿化非确定性人工气道
临床常见的气道湿化的方法为气管内注药和雾化吸入,气管内注药主要用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对未确定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气道湿化通常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而重危患者常因软腭下垂、舌根后坠致气道不畅,加之昏迷患者不能配合深吸气,采用雾化吸入时湿化液难以进入支气管,患者气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痰痂,吸痰效果不理想,易出现呼吸不畅,低氧血症,部分患者最终需行气管切开。为寻求更好的气道湿化的方法,笔者将湿化液经口咽通气管通过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危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脑挫裂伤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9例、外伤性颅内血肿18例、高血压脑出血17例、颅内肿瘤4例。纳入标准:入院时GCS评分3-8分,痰液粘稠度在Ⅰ度以上,需机械吸痰 。排除标准:①严重口腔感染或口腔粘膜损伤;②已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③无自主呼吸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痰液粘稠度、昏迷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