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护理杂志》 > 2008年第3期
编号:12062538
浅谈疗养院在职疗养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国护理杂志》 2008年第3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已成为波及全球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除常用的药物控制病情外,使他们处于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冠心病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149-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型(粥样硬化)或动力型(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与长期或强烈的应激有关。从心理学角度看,应激是个人在特定的情景中被引发出来的具有较高激动水平或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经内分泌反应,归纳为: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大量增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增快,心跳加速,新陈代谢增高。这是机体的保护反应。但持久或过度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使机体内部的能量耗竭,而且可产生持久而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内脏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痉挛、血压持续升高、心跳过速、心脏负荷过重等,均为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了诱因。
, http://www.100md.com
    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42 例均为我科住院疗养员,男30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53 岁。在疾病不同过程中,因患者年龄、职业、个性和家庭环境不同,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紧张焦虑者12例,抑郁消极者2 例,安定积极者18例,敏感多疑者4例,盲目乐观者4例。

    2 心理表现及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疗养员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紧张、焦虑、忧虑、恐惧、敏感、多疑、角色紊乱等。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表现做好心理护理。
, 百拇医药
    2.1 紧张、焦虑 多见于初次发病患者。这类患者因住院后环境陌生、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常规生活受到扰乱,对疾病充满不安的恐惧,易烦躁不安,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迎接他们,耐心细致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治疗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要做好保护性治疗,病情控制后,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增加安全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减少紧张焦虑,并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来消除不良情绪。

    2.2 抑郁、消极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治疗上除药物治疗外,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安慰开导鼓励患者,帮助他们认识复发的诱因,学会预防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解释时,言语要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语速要慢,语调舒缓平和。对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应举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同时应争取家属的配合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
, 百拇医药
    2.3 安定、积极 这类患者情绪相对稳定,对疾病有所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常用治疗方法,故能积极配合治疗,但希望有更好的办法来防治疾病,以便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以指导性心理治疗为主,向他们介绍先进、简单、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保持安定积极心理状态。

    2.4 敏感、多疑 这类患者对冠心病存在恐惧,坚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有时甚至把书上描述的症状与自己的症状作对比,稍有不适就认为是病情加重,把一过性的头痛、牙痛、肩背痛、右侧胸痛均看成是心绞痛发作,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护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对他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是担心医护人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等,因此整日卧床不起,依赖性强,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解释和安慰,特别注意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使疗养员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必要时给予综合性暗示疗法,包括心理支持、言语诱导,配合药物,强化暗示,使患者达到自我暗示,改善心理状态,消除敏感多疑心理。

, 百拇医药     2.5 盲目乐观 这类患者对冠心病及应注意问题缺乏了解,对病情发展认识不足,或虽有认识却满不在乎,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医护人员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知识,采用简短的语句、明确的词汇和果断的结论,使患者加强对冠心病症状、转归、诱发因素的了解,认识到即使在恢复期或康复期,工作及活动亦需要量力而行,特别注意肥胖、吸烟、高胆固醇等高危因素。

    3 小结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在职冠心病疗养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教会疗养员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疗养员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疗养员的生活质量。同时,为疗养员提供舒适的疗养环境,合理安排疗养员的生活,建立信赖、合作、协调的护患关系,取得疗养员的信任,更能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安慰疏导疗养员,改变护理对象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将负性心理变为正性心理,使其更快地适应患者的角色,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战胜疾病。因此,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对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怀均,王凤霞.临床心理学[J].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7~79.

    [2] 龚世珍.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0):35

    [3] 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

    [4]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9(1):49., 百拇医药(王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