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身疾病
编号:12059894
浅说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中国护理杂志》 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 沟通 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13-02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组综合征或身体疾病,它们的发生,发展和防治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它的发生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中介机制来影响机体和生理变化。使心理因素转化为生理因素,因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机体防御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护患之间的密切交往,以护理行为来影响和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关系。心理护理是在护士与病人的交往中进行的。能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心身疾病患者对高低层次的需求,经常处于茅盾呈焦虑不安的状态中。心理护理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建立一种有效的调控补偿机制来查知患者与疾病有关的需求内容和程度。以协助患者获得需求,正确对待失望,挫折和困难,护患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上,周时,护患关系的建立也受护士的言,行,神,态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2 注重角色转换,促进良好情绪交流

    当一向健康的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上了疾病,常常感到恐惧,害怕,从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事实。甚至采取怀疑和否认的态度,对此,护理人员重点对新一代人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在发病初期,使病人从精神上去适应,感受患者的角色。以较多的心理支持来帮助其逐渐端正对待疾病的态度,及时运用心理护理的各种方法,手段,措施,积极加以干预。当患者的治疗已经达到一定效果,无任何体征,且多次客观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其自我感觉仍有不适,还未从患者的角色转换到健康人的角色,此时,护理人员应明确告之患者已经康复。积极鼓励其恢复日常的活动。

    3 创造良好环境,发扬患者健康潜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体都存在进一步发掘各种潜能的空间,其中保健潜力也有发掘的可能,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的患者身上,都存在康复的潜力,患者休养的物理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优美舒适的环境能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情,使紧张,抑郁的情绪生以缓介,精神状态得以提高,而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往往自我扼杀了这种潜在资源。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等等与心身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当一些因病致残和功能丧失者,要在精神意识上,让他们看到”我还拥有功能和潜力”,继而主观上作出重新调整,尽可能充分利用,发扬已有的潜力,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
, 百拇医药
    4 教育并争取家属配合,对患者心理的安慰作用

    家属,亲友的情绪和行为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为此,护士必须把做好家属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对他们首先进行保护性的医疗指导,并留意不能让家属将焦虑,担忧,疑惧与情感随意表达出来,当发现家属出现焦虑情绪或对患者进行过分保护时,应及时解释,以免让不良的情绪感染患者。当家属之间出现意见不合或与患者产生一些隔阂和茅盾,护士应该从有利于患者健康的角度出发,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总之,要让家属及亲友明白,对病人健康的不良影响,在任何情况下给病人以精神安慰的重要性。

    5 合理安排病人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有新鲜感的,动静结合的活动。如:看电视,听音乐,太极拳,气功等。它既可消除不良情绪反应。又可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由于病人的文化程度,性格倾向,社会地位,工作职务等的不同,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说明心理状态的改变直接影响病情变化。鼓励病人在可能的范围内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并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保证正常的饮食起居,休息和睡眠。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使其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对病人的康复十分有利。
, 百拇医药
    6 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焦虑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护士可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如:讲座/讨论/看录像/图片等,并结合病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愈后的知识。也可以邀请已治愈的病人谈切身体会,以此来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的病人,其心理状态不同,不同的病程阶段其心理特点也不同,护士应广泛收集资料,寻找心理问题,从而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尽快促进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樊爱珍.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70

    [2] 戴光强.临床护理学[M],安徽科技出版社.2001.1.38~41,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