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综合临床杂志》》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736872
18例狂犬病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中国中西医综合临床杂志》 2007年第5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犬和宠物的人逐渐增多。使城乡犬、猫密度急剧上升。犬、猫伤人事件和人被咬伤而患狂犬病者屡有发生。为探讨狂犬病流行特点和发病因素及防制对策,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现将我院2003年6月~2007年8月18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1流行特征

    1.1发病率:2003年6月-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狂犬病18例,死亡率100%。

    1.2时间分布:全年四季均有发生。1~4季度分别占26、9%;40%;20%和13、1%,以夏季发病最高。

    1.3地区分布:18例患者呈散发分布。其中城市1例、农村17例。

    1.4人群分布:男性13例;女性5例。以男性发病率为高,发病最小的5岁,最大为68岁;以儿童和中青年人发病为高,占80%。职业以农民发病较多,为16例,其次为儿童2例。

    2临床表现

    18例患者发病开始时多有咬伤局部麻木蚁走感,发病时发热38~39.5℃。精神恍惚、兴奋、烦躁不安、流涎及较典型的恐水、怕风、怕光症状。病程3~8天,死于呼吸衰竭。18例均为临床诊断。

    3发病原因及潜伏期

    3.1感染方式:18例中有17例为犬咬伤感染发病,1例为猫咬伤发病。

    3.2伤口处理、免疫接种与发病关系。18例患者有11例咬伤后进行了一般性伤口处理,即对咬伤局部碘酒消毒,没有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7例未做伤口处理。18例患者中没有一例用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6例均系头面部被犬咬伤。于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局部伤口未做封闭,狂犬疫苗未能全程注射,这6例均于咬伤22天内发病死亡。5例全程注射狂犬疫苗。7例没有注射狂犬疫苗。

    3.3潜伏期与咬伤部位的关系:18例潜伏期最短9天,最长达3年,潜伏期在6个月以内的占66、5%;一年以上的6、5%,咬伤头部平均潜伏期19天,上肢113天,下肢197天。

    4讨论与分析

    4.1传染源:18例中17例为犬咬伤,1例为猫咬伤。这表明狂犬病的传染源不仅有犬,而且有猫。

    4.2死因分析:18例狂犬病中7例认为“健康”犬咬伤,“无关紧要”而忽视了对犬咬伤后的处理和预防接种,是造成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6例伤于头面部,尽管做了一般消毒处理,注射狂犬疫苗,但未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均于咬伤后22天内发病死亡。因此要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和群众知道不仅是狂犬、狂猫,即使是“健康犬”及猫、牛等温血动物咬伤,均要早期做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咬伤严重及头面部咬伤还要局部伤口封闭。这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4.3免疫失败的原因: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疫苗质量不佳;②疫苗保存不当失效;③疫苗接种方法不当,随意增减疫苗接种剂量和注射时间,违反血清转换规律,稀释过快导致产生大量气泡,使安瓿内残留液过多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作者单位:071000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百拇医药(谢 爽 郭雁峰 李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