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喹诺酮 合理用药1 概述
喹诺酮类(4-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1],其化学结构与抗生素不同。其抗菌谱广,不仅对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而且对革兰阳性菌、耐药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体均具有强大作用。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可透入脑脊液,组织分布好,适用于前列腺、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多种病原体所致细胞内感染具有良效,而且其血浆半衰期长,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及价格相对低廉等。故而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有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耐药性的上升和对喹诺酮类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有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婴幼儿的)。耐药性的增长与近年来国内大量无指征滥用该类药物密切有关[2]。本类药物不受质粒介导耐药性的影响(质粒介导可引起许多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使耐药性广泛传布),因此本类药物与其他类抗菌药物无明显交叉耐药性,但在本类药物间却存在密切的交叉耐药性。有文献发现门诊处方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现象[3]。因此有必要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有一点帮助。
2 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酶(旋转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属杀菌剂。它们对细菌显示选择性毒性。该类药物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