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为主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kcordinjury,简称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SCI是一种可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损伤,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并且以青壮年为主,男性为女性的4倍左右。SCI据病因可分成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CI主要因肿瘤、结核、畸形等引起的脊柱病变所造成,约占总SCI的30%。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因车祸、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引起的外伤性SCI。1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为探讨脊髓损伤的中医病机,论述较少。明代医家赵献可《医贯》中曾述:“又有一等人,身半以上俱无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软弱麻痹,小便或涩或自遗。”这里对截瘫的症状描述较确切,但非特指脊髓损伤,另外,对病机和治法也未予论述。20世纪80~90年代起有文献报道认为,脊髓损伤的病机为督脉损伤[1]。《难经》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统督全身诸阳,与脊髓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后,督脉功能失职,导致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表现为由于经气运行不畅或阻滞不通而致的经脉骨肉失养,肢体不温,痿废不用。阴阳开阖失司,气化不利,腑气不通,大小便失常。现代医学关于脊髓损伤病理及恢复机制认为当脊椎骨折、脱位等外伤后,脊髓功能障碍立即发生,并伴随着缺血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一般为伤后中央灰质内出现出血点,扩大融合,累及白质。伤区因受压、血管破裂或因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的积储而使血管收缩及阻塞,因而引起神经组织坏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