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及思考(1)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需求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领会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和文化理念,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积极运用精神调摄法,饮食调理法,重视起居调理及运动保健等健康教育内容,建立中医特色干预服务,延伸和拓展“治未病”理论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工作中广泛运用,可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护理服务功能“健康促进,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实施和推广。关键词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理念;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凸显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思维和模式,分析中医药及其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已成为护理工作者新课题,运用“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及优势,拓宽护理实践内涵,强化护理人员在实践中运用精神调摄法,饮食调理法,起居调理和运动保健法等方法,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养生保健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护理及康复需求。
1“治未病”概念及护理实践思想内涵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书中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这一名词。其一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处“治未病”主要是指在机体没有疾病时须顺从四时阴阳,积极养生,即未病先防。其次见于《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见赤色”是指当人体阴阳平衡已经失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