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距现状分析
任何专业性学科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可用于实践的知识实体,这些实体称之为概念和理论[1]。特别是在行为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护理作为一个年轻的、进展中的专业,也具有强大的理论体系。因为只凭直觉、习惯和传统来做出护理决定的实践是不够的,护理必须有一个基于科研成果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承担起协助个人、集体、家庭和社区获得并维护健康状态的责任。1现状分析
目前护理学界对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护理理论的实质、目的和应用,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争论。理论和实践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不可分割的。长期以来他们的发展都被认为是主要是由护理教育者承担而不被临床实践者所关注。实际上,在文献中只有很少的实证是有关护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还有一些是为了应用理论而应用,例如不考虑实际情境或仅仅是为了发表文章而将理论生搬硬套地应用于实践的情况已屡见不鲜,由于未能抓住护理的独特性和全身心护理的理念,护理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地制约。因此,就产生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调查显示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Oren自理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一般系统论、成长与发展理论和角色理论的学习人数上均超过80%,应用较多的理论为:基本需要层次论(86.2%),其次为Orem自理理论(58.2%)和应激与适应理论(54.5%)[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