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发展》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68177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医学发展》 2010年第1期
     2.4生物性损伤防护

    2.4.1戴手套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清洗消毒物品时应带橡胶手套,皮肤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据新加坡有关人士调查研究证明: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双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双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6],手套撕裂、刺穿后,立即除去,然后彻底洗手,更换手套后继续工作。

    2.4.2洗手

    皮肤表面一旦沾染血液或其他液体应立即按六部洗手法彻底清洗,正确洗手并消毒是有效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损害、提高自身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2.4.3避免利器损伤

    沾染了患者血液、体液的尖锐物品如针头、手术刀片等,应被视为潜在感染源,供应室护士在整理、清洗锐器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引起的损伤,如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处理原则和正确方法作好局部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有伤口时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出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行局部挤压,冲洗后用75%乙醇和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分管院领导,对伤者进行检测,在受伤后2小时内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并进行1年的跟踪监测。
, 百拇医药
    2.4.4回收物品的处理

    所有回收物品必须按传染性物品处理[7],回收医疗器械按常规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处理,对于特殊感染的物品,如破伤风患者使用过的治疗、护理用物,出科前必须做好特殊消毒处理,送供应室应有明显标志,供应室护士要严格按照清洗-消毒-灭菌原则处理。

    2.5物理因素损害防护

    2.5.1热力的防护

    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灭菌完毕压力降至零,才能打开高压灭菌锅的炉门,防止大量蒸汽冲出伤人。出炉时要戴上防热手套,穿长袖工作服,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减少烫伤机会。在夏季,消毒灭菌、制作蒸馏水时,尽量打开窗户,利用排风扇通风,以降低室内温度,灭菌完毕,尽快离开高温区,及时补充人体所丢失的水分。

    2.5.2噪音损害的防护
, 百拇医药
    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前安装隔音板,安装消声设施和遥控检测系统,可降低一部分噪声。应尽量集中使用清洗机,清洗时人员离开机房,有噪声的房间应随手关门,以减少污染范围,降低对人体的损害。加强不定期检修,对科室所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淘汰部分陈旧设备,定期对设备活动部件上润滑剂,请专业技术人员维修。

    2.5.3粉尘损害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在制作敷料、棉球,给手套上滑石粉时戴加湿口罩,适当增加制作间的空气湿度。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成品敷料、棉球,灭菌好的一次性手套能大大减少粉尘对人体的损害。

    2.5.4运动功能性危害的预防

    在搬运物品前,应评估物品重量, 量力而行,如需要可寻求帮助。以正确的姿势提举物品,如需在高处取放物品应使用适当辅助工具, 如梯子、脚踏板。器械包应尽可能小,便于搬放移动。尽量将体积较大、较重及经常取放的物品放在距地面近的货架上, 以减少工作人员将物品抬举的高度,并定期检查货架物品放置是否稳固。
, http://www.100md.com
    2.5.5心理社会性危害的防护

    正确认识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自 尊自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善于与同事、领导沟通,建立良好互动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心态。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用稳定、愉快的情绪和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临床医务人员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在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每年体检1次,必要时做好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3结论

    供应室是一个多学科、复杂的系统,整个供应室的运营需形成一个良性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供应室护士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力量,拥有一支健康的队伍才能让供应室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供应室护士要正确掌握自我保护措施,掌握各级防护标准,各种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防护效果。通过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防治能力,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各科室。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罗荔云.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5.

    [2] 徐万军、曹黎莉、马兴铭.噪声作业对女工健康的影响.兰州医学院学报,2003,29﹙3﹚:18~190.

    [3] 苏静.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40~241.

    [4]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 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5] 周晓荣.临床护士自身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8):445.

    [6] 许炎秋.新加坡陈笃生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 [J].现代护理,2001,7(6):67-68.

    [7] 王爱霞.临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48~253., 百拇医药(许春红)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