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气辨证针法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
【摘要】本文阐述了形气辨证针法的理论是源于《内经》,介绍了形气辨证针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是首次将该针法应用于针灸临床并多有发挥,详细论述了形气辨证针法治疗肩周炎的具体操作方法,该法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疗效稳定。【关键词】形气辨证法;肩周炎;针刺疗法
中医特色之一就是辨证论治,辨证之法有多种:八纲、六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经络辨证等等,这已为临床医生所常用。然有一种新的辨证方法不为业界所熟知,那就是王选章教授于94年提出的形气辩证法[1]。该辨证方法的提出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稳定的可操作性,其简便实用,实为中医诊断学辨证方法之补充。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医伤科。我潜心于此法已多年,将此辨证方法反复运用于针灸临床,已形成形气辨证针法,用于治疗临床各类疼痛疾患多有效验,尤其在治疗肩周炎时,常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本人不揣陋见,将多年应用此针法治疗肩周炎之所得,公诸同道,以为抛砖。
1形气辨证针法的理论来源
形气辨证针法提出的核心理论来源于《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2]:“气伤痛,形伤肿。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该段经文短短26个字,“形”“气”“伤”三个字反复出现了10次,在此已经点明“形”“气”二字在中医伤科中的核心地位。中医治病本于阴阳,体阴而用阳。形为阴,气为阳,人体外在的功能表现均为气态。中医伤科的致病因素就是力,力所及处非伤气即伤形。伤气者表现局部疼痛;伤形者表现局部肿胀,此即“气伤痛,形伤肿”之意。因力的轻重不同,而有伤气伤形之别。轻者伤气,重者伤气及形。伤形必及气,伤气未必及形。此即“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