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110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的1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3~4天停用抗生素,对照组82例,于手术切口基本愈合后停用抗生素,分别统计术后3天、7天、10天、14天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率,观察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和效果,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结果:观察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7. 32%,对照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6.10%。观察组3d、7d、10d、14d时的愈合率分别为5.3%、50.8%、87.5%、98.4%,对照组3d、7d、10d、14d时的愈合率分别为4.9%、52.2%、89.3%、99.1%,两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层医院普外科的手术前预防用药效果良好,对术后切口感染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早期停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切口愈合后停用抗生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为减少耐药性发生、避免抗生素滥用、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应早期停用抗生素。
【关键词】 基层;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阑尾、结肠及空腔脏器外伤性穿孔的切口感染率更高,有资料显示其感染率可达到20%左右[1],因此,抗生素的应用对普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且其治疗效果和预防感染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肯定[2]。但是,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大量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导致了菌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为探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笔者对本院1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相关经验,现分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2003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手术切口类型、全身状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和观察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0.5~1 h 给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静脉给药,首选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派酮舒巴坦钠。术后以同种抗生素全量给药。观察组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3~4天停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手术切口基本愈合后停用抗生素,分别统计术后3天、7天、10天、14天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率。
1.3结果判断
切口感染:手术后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再度上升或持续不降,切口局部疼痛、渗出及压痛。切口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无炎症或有轻微炎症反应,无化脓[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切口感染率
观察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7. 32%,对照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6.10%。经X2检验,p>0.05,两组数据间无统计学意义。
2.2切口愈合情况 ,见表一。
3讨论
普外科手术中腹部感染机会较多,切口多为Ⅱ类或Ⅲ类切口,其术后切口感染率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手术,加上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条件较差,发生感染的风险更大,因此,普外科病人手术前后都会常规性应用抗生素,且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预防术后感染效果良好。统计结果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术后长期应用抗生素与短期应用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研究表明在手术切皮前30~60min静脉滴注或推注足够剂量和浓度的抗生素,手术时血液和组织中抗生素浓度可达到最低抑菌浓度的数倍或数十倍,足以抑制和杀灭手术前或手术中侵入血液和组织中的细菌,术前1 h至术后3天内预防性用药的感染率最低[4]。为减少耐药性发生、避免抗生素滥用、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应早期停用抗生素。广大基层医生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和用药指证,抗生素的选择应有针对性,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少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应足量使用,避免频繁更换,不可应为3 天以内看不到治疗效果而马上更改治疗方案;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4天;遵守阶梯性用药原则,不可一开始就使用新型和高效抗生素[5]。确保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表一
由表一可以看出,两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张思强.基层普外科手术前后抗生素的应用[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