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15701
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杨艳飞
第1页

    参见附件(1148KB,1页)。

     【摘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栓前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COPD伴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低分子肝素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每日1次皮下注射;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口服;联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阿司匹林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10d。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气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联用组显效率高于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组(P均<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改善优于阿司匹林组。3组均无出血、药物过敏等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及阿司匹林联用治疗COPD血栓前状态有效、方便、安全,应作为治疗该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联合治疗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血栓前状态可促进患者的炎性反应,参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导致血栓性并发症的形成,故对COPD的血栓前状态积极进行干预,不仅可减少血栓性并发症的形成,还可控制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下文笔者将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治疗COPD血栓前状态的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COPD患者60例,所有患者根据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动脉血气检查,诊断均符合1997年制定的COPD诊治规范(草案)。COPD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参照文献[1],血纤维蛋白原(Fg)>4.09g/ L,D-二聚体(DD)>0.5mg/L作为参考。病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均无肺栓塞、代谢性酸中毒、免疫性疾病、癌症、静脉或动脉血栓病史及高血压、外周血管性疾病、糖尿病和肾病。入院前15d内未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组、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组(联用组),每组各20例。

    1.2 方法

    1.2.1低分子肝素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1次皮下注射。

    1.2.2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

    1.2.3联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1次皮下注射,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4组疗程均为10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气、Fg及DD变化。观察有无出血、过敏等副作用。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发绀明显减轻或消失,咳嗽及呼吸困难显著改善,肺部罗音明显减少,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15mmHg(1mmHg= 0.133kPa),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10mm Hg;(2)有效:发绀减轻,咳嗽及呼吸困难有所缓解,肺部罗音减少,PaO2升高>10mm Hg,PaCO2下降>3mmHg;(3)无效:上述各项无改善或病情加重、死亡。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 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各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 各组血液指标用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联用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均<0.05)。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n=20例(%))

    注:与联用组比较,*P<0.05

    2.2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血液学指标变化除常规治疗组外,其他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PaO2升高,PaCO2、Fg、D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后联用组该4项指标与常规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4组治疗前后血气及血液指标变化比较(n=30,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联用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药物副作用3组均未发生临床可见的出血、药物过敏等副作用。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在多数COPD患者中Fg、DD水平均高于正常,提示缺氧可诱导血栓前状态,并且其凝血改变常伴有继发性纤溶。COPD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而造成肺循环阻力增加,加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损害。以往对COPD的治疗主要是氧疗、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纠正心力衰竭及利尿剂的应用等。而近年来认为,COPD急性发作常有血栓前状态存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加用抗凝治疗[2]。低分子肝素是从肝素分离或降解而来,与肝素相比抗血栓作用强,有明显抗Xa因子活性,除有抗凝、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外,还有溶解体内血栓的作用,同时不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出血副作用少,不需实验室特殊监测,皮下注

    射易吸收,可作为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高凝和血栓前状态的首选药物。目前认为低分子肝素在COPD血栓前状态的治疗中主要有如下作用[3]:(1)可预防和治疗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2)COPD患者易并发心脑血管事件,低分子肝素可用于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3)低分子肝素能改善肺血管重构,干预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进程。在凝血过程中,除凝血酶系统外,血小板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首选药物,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而发挥血小板抑制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