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15684
得宝松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黄威 谭敏 刘燕玉
第1页

    参见附件(1106KB,1页)。

     【摘要】 目的:观察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1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7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加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瘢痕疙瘩;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氟尿嘧啶;

    瘢痕疙瘩(keliod)是一种不规则的肥厚性赘生物,它的生成是由于皮肤受到损伤以后,在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导致胶原大量堆积。[1]我科于2008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Diprospan,美国先灵葆雅制药厂生产)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127例瘢痕疙瘩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瘢痕组门诊共治疗211例患者,其中男97例,女104例;年龄19~54岁;病程1年~9年;皮损共274块,其中颏下与颈部67块,胸部106块,肩背部45块;上臂16块,腹部7块;瘢痕面积0.5~10cm2。所有患者就诊前3个月内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21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94例。两组均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2]在性别、年龄、皮损情况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规格0.25g/10ml,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1:1:1的比例混合后局部注射,直至皮损呈苍白隆起为止;瘢痕组织大者可做多点注射。每次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氟尿嘧啶注射液剂量均不得超过1ml。对照组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1:1混合,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为每隔4周1次,连续注射3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3]

    用单盲法按照温哥华瘢痕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瘢痕情况进行评分,分别对色素,柔韧性,血管,高度4个参数进行评分,再计算总分。每例治疗前后平分差≥5为显效,≥2为有效,<2为无效。具体评价参数与等级:

    色素评分:正常(即与自身其他部位比较非常相似),1分;低色素,2分;高色素3分。

    柔韧性评分:正常,1分;柔软(触之很软),2分;可变性的(指压有一定阻力),3分;硬的(不容易移动,能抗指压),4分;条索状的,5分;挛缩(持续变短,产生扭曲和畸形),6分。

    血管评分:正常,1分;粉色的,2分;红色的,3分;紫色的,4分。

    高度评分:正常(平坦的),1分;<2mm,2分;2~5mm,3分;>5mm,4分。

    2结果

    两组疗效见下表: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讨论

    瘢痕疙瘩是一种继发于创伤后的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的皮肤病,实质上是皮肤上的一种结缔组织瘤,具有持续性强大的增生力。[4]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目前根据家系报道及组织病理特点推测,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和免疫有关。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是一种作用较强的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该药局部注射后,其可溶性成分倍他米松磷酸钠可迅速水解,起效快,而微溶性的二丙酸倍他米松水溶性小,不易被组织吸收而作用缓慢[5],与成纤维细胞胞浆内的特异性糖皮质类固醇受体(GR)结合后,进入细胞核内,通过调节皮质类固醇应答基因的表达,改变成纤维细胞合成一些功能性蛋白质的水平,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长,延缓肉芽组织的生长,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防止瘢痕的形成。对照组单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总有效率与相关文献报告相近。[6]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的免疫抑制剂,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合成,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加速了细胞的死亡。两者联用可避免单用糖皮质激素所引发的如动脉扩张,组织萎缩,色素减退等并发症。[7]其疗效高于对照组,具有见效快、痛苦小、操作易于掌握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康伟明,张明谏,李敬永,等.低浓度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瘢痕疙瘩临床Meta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2):285-287.

    [2]戴耕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