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 目的:了解肝脓肿患者的诊治情况,提高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肝脓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35例肝脓肿患者中,细菌性32例,阿米巴性3例。结论:辅助检查,特别是CT检查对肝脓肿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穿刺抽吸及手术切开引流是直接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肝脓肿;诊断;治疗
肝脓肿hepatic abscess,liver abscess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临床肝脓肿多见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35例经手术证实的肝脓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CT检查、手术切开引流对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 百拇医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5病历中,男28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4:1,龄最大58岁,最小17岁,平均24岁。
1.2临床表现
寒战及高热32例(91..4%),肝区疼痛 29例(82.8%),乏力、食欲不振24例(68.6%),恶心伴呕吐 8例(22.9%)。
1.3临床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33例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9/L, 35例均行B超检查,33例提示“肝区液性暗区”。28例行CT检查,均明确提示“肝脓肿”。X线检查中,5例可见右侧膈肌抬高,活动度受限,1例可见胸膜反应及积液。所有病历均行肝穿刺检查,有3例抽出巧克力色脓液;32例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脓液均作AFP测定,以除外肝癌液化。
, 百拇医药
2结果
35例中经手术治疗33例。术前明确诊断34例,行“经腹切开引流术”18例,行“经前(后)腹膜外脓肿切开引流”13例。 行“肝叶切除术”2例。明确诊断后均做相应处理。术后使用较大剂量的抗生素,可首选对此两种细菌有效的抗菌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阿米巴肝脓肿用灭滴零750㎎tid×5~10日或2.4g×1~2日加安特酰胺或巴龙霉素,或按疗程用去氢依米丁[1]。
3讨论
3.1阿米巴性肝肿肿
本病发展过程较为缓慢,主要为发热、肝区疼痛及肝肿大。如继发细菌感染,病人可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粪检常能发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B超检查脓肿所在部位可显示不均质的液性暗区。典型的阿米巴性肝肿肿不难诊断,但不典型的病例诊断较困难。本组3例阿米巴性肝肿肿最后确诊时间偏长也证实了这一点。
, 百拇医药
3.2其它原因所致的肝脓肿
胆囊炎、胆石症、右膈下脓肿、原发性肝癌、右下肺炎等病症,有时也可与肝脓肿相混淆,但只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合理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不难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
3.3选择合理有效的检查方法
肝脓肿的有关影像学检查方法中,B超虽检查经济、快捷,但由于分辩率的限制,对2CM以下脓肿的诊断还是有一定的缺陷。CT是发现病变的可靠方法[2、3],但少数学者认为CT的形态学并无特征性[4]。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CT对肝脓肿的诊断确有重要的价值。本组28例病例均行CT检查,取得了准确的资料。
3.4手术及术后处理
诊断明确后及时手术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是解除病痛、挽救生命的必须条件。本组33病例在诊断明确后均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了手术、抗感染、支持疗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例阿米巴性肝脓肿在经过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和反复穿刺吸脓的同时,采取支持疗法,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支持疗法中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肝脓肿患者也得多注意饮食结构,肝脓肿饮食原则:饮食低脂肪,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温加登,史密斯,贝内特,西氏内科学,第3卷,第19版,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3874-876
[2]Jeffrey RB Jr,Federle MP.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traum of the liver [M].In:Silverman PM(ed).CT and MRI of the liver and biliary system. New York:Churchill ,1990.155-179.
[3]Jeffrey RB Jr..Hepatic pyogenic abscesses[M].in: Jeffrey RB Jr(ed).CT and sonography of the acute abdomen. New York:raven press,1989.10-23.
[4]Mathieu D,Nasile N,Fagniez PL,et al.Dynamic CT features of hepatic abscesses[J].Radiology,1985,154(3):749-752., http://www.100md.com(张育新 戚秀华)
【关键词】 肝脓肿;诊断;治疗
肝脓肿hepatic abscess,liver abscess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临床肝脓肿多见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35例经手术证实的肝脓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CT检查、手术切开引流对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 百拇医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5病历中,男28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4:1,龄最大58岁,最小17岁,平均24岁。
1.2临床表现
寒战及高热32例(91..4%),肝区疼痛 29例(82.8%),乏力、食欲不振24例(68.6%),恶心伴呕吐 8例(22.9%)。
1.3临床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33例白细胞总数超过20×109/L, 35例均行B超检查,33例提示“肝区液性暗区”。28例行CT检查,均明确提示“肝脓肿”。X线检查中,5例可见右侧膈肌抬高,活动度受限,1例可见胸膜反应及积液。所有病历均行肝穿刺检查,有3例抽出巧克力色脓液;32例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脓液均作AFP测定,以除外肝癌液化。
, 百拇医药
2结果
35例中经手术治疗33例。术前明确诊断34例,行“经腹切开引流术”18例,行“经前(后)腹膜外脓肿切开引流”13例。 行“肝叶切除术”2例。明确诊断后均做相应处理。术后使用较大剂量的抗生素,可首选对此两种细菌有效的抗菌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阿米巴肝脓肿用灭滴零750㎎tid×5~10日或2.4g×1~2日加安特酰胺或巴龙霉素,或按疗程用去氢依米丁[1]。
3讨论
3.1阿米巴性肝肿肿
本病发展过程较为缓慢,主要为发热、肝区疼痛及肝肿大。如继发细菌感染,病人可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粪检常能发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B超检查脓肿所在部位可显示不均质的液性暗区。典型的阿米巴性肝肿肿不难诊断,但不典型的病例诊断较困难。本组3例阿米巴性肝肿肿最后确诊时间偏长也证实了这一点。
, 百拇医药
3.2其它原因所致的肝脓肿
胆囊炎、胆石症、右膈下脓肿、原发性肝癌、右下肺炎等病症,有时也可与肝脓肿相混淆,但只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合理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不难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
3.3选择合理有效的检查方法
肝脓肿的有关影像学检查方法中,B超虽检查经济、快捷,但由于分辩率的限制,对2CM以下脓肿的诊断还是有一定的缺陷。CT是发现病变的可靠方法[2、3],但少数学者认为CT的形态学并无特征性[4]。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CT对肝脓肿的诊断确有重要的价值。本组28例病例均行CT检查,取得了准确的资料。
3.4手术及术后处理
诊断明确后及时手术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是解除病痛、挽救生命的必须条件。本组33病例在诊断明确后均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了手术、抗感染、支持疗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例阿米巴性肝脓肿在经过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和反复穿刺吸脓的同时,采取支持疗法,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支持疗法中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肝脓肿患者也得多注意饮食结构,肝脓肿饮食原则:饮食低脂肪,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温加登,史密斯,贝内特,西氏内科学,第3卷,第19版,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3874-876
[2]Jeffrey RB Jr,Federle MP.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traum of the liver [M].In:Silverman PM(ed).CT and MRI of the liver and biliary system. New York:Churchill ,1990.155-179.
[3]Jeffrey RB Jr..Hepatic pyogenic abscesses[M].in: Jeffrey RB Jr(ed).CT and sonography of the acute abdomen. New York:raven press,1989.10-23.
[4]Mathieu D,Nasile N,Fagniez PL,et al.Dynamic CT features of hepatic abscesses[J].Radiology,1985,154(3):749-752., http://www.100md.com(张育新 戚秀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肝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