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76599
特比萘芬辅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管丽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51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辅助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150例,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局部治疗辅以特比萘芬全身抗真菌治疗,月经期间停用阴道用药。每次月经干净后再次按照以上方法使用,连续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大多数病例痊愈或明显好转,真菌镜检阴转142例,阴转率94.67%,未阴转9例。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7例复发,复发率4.67%。结论:特比萘芬辅助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特比萘芬;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复发性外阴阴遭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是指妇女患单纯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又出现症状,经真菌学检查又为阳性或1年内反复发作4次或以上者,其病原菌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酵母菌,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RVVC的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因其多次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是近年来在VVC治疗中难点之一,我院妇科门诊于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中利用特比萘芬全身抗真菌药辅助硝酸咪康唑栓(达克宁栓)局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RVVC,接受特比萘芬辅助硝酸咪康唑栓剂治疗并坚持完成3个月巩固治疗随访半年的患者150例,年龄22~50岁,平均28岁。病程2~l0年,平均6年。

    1.2入选标准

    具有典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外阴瘙痒、烧灼感,白带增多,妇科检查阴道壁上附着有豆渣样白带,将白带拭去后发现其下的阴道黏膜充血,甚至可见小溃疡。每年发作4次或4以上,镜检发现念珠菌菌丝和芽孢或阴道分泌物念珠菌培养。

    1.3剔除标准

    1.3.1没有其他性传播疾病(STD);

    1.3.2无糖尿病史;

    1.3.3在治疗期间因其他病而用了抗生素等口服避孕药避孕;1.3.4未能按方案进行治疗者。

    1.4治疗方法

    患者在确诊后,采用局部抗真菌治疗(硝酸咪康唑栓/达克宁栓 200m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天)以及特比萘芬全身抗真菌治疗(盐酸特比萘芬片250mg,口服,每天1次,共14天),月经期间停用阴道用药。每次月经干净后再次按照以上方法使用,连续3个月。在治疗期间禁用口服广谱抗生素,每次随诊时,患者行阴道真菌学检查,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

    1.5疗效分析

    停药1个月复查以确定RVVC氟康唑治疗有效率;巩固治疗3个月后半年复查了解复发情况。

    1.5.1临床疗效评定

    根据随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改善>60% ;有效:症状、体征改善≥30%;无效:改善<30% 。

    1.5.2微生物疗效评定

    根据随诊时阴道内分泌物真菌学检查的结果进行评定:有效:真菌(-);无效:真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大多数病例痊愈或明显好转,真菌镜检阴转142例,阴转率94.67%,未阴转9例。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7例复发,复发率4.67%。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l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恶心8例,胃肠道不适5例,食欲减退5例,均未影响治疗。

    3讨论

    3.1RVVC的病原学特点

    念珠菌是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在健康人的皮肤、黏膜和阴道等部位均有存在,大约有10.00%的健康妇女及30.00%孕妇阴道有此菌寄生[2],一旦抵抗力降低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念珠菌会大量繁殖,患者出现症状,所以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因黏附力、毒素等原因,是致病最强的一种念珠菌[3]。虞丰等人[4]研究报道RVVC组中仍以白色念珠菌株为主,其次为光滑念珠菌株,其他少数菌株有热带和近光滑,少数菌株(光滑等)所占比例较VVC高。这与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化疗、放疗等药物的广泛使用,使临床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念珠菌感染也发生变迁,真菌耐药性出现有关。

    3.2特比萘芬抗真菌的作用机制

    特比萘芬是临床常用丙烯类抗真菌药物,它选择性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从而干扰真菌细胞膜中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到抑制的作用。特比萘芬抑制麦角甾醇合成后,其前体角鲨烯仍在细胞内大量积聚,并以脂滴形式侵入细胞壁,破坏真菌的微粒体膜、细胞壁及空泡等膜结构,使蛋白质、磷脂等主要成分的合成及转换功能下降,膜功能的破坏导致真菌死亡,起杀菌作用。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与咪唑等其他抗真菌药相比,特比萘芬的毒性小,应用安全,不良反应率低,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应罕见口服吸率高达75%。在RVVC的治疗中应用硝酸咪康唑(达克宁栓)阴道局部治疗的同时辅以口服特比萘芬进行全身治疗,以提高RVVC的治愈率,本研究显示治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一个月后临床治愈率达87.33%,真菌治愈率达94.67%。在巩固治疗3月后,复发率仅4.67%。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常见的一种困扰着妇女的疾病,尤其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而VVC治疗后约5%~10%复发,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阴道黏膜有很多横纹皱襞且伸展性好,易使念珠菌黏附而药物不能发挥充分效力与唑类抗真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如临床的经验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或间断用药或是有些患者滥用抗真菌药物,导致选择性耐药所致。因此,临床治疗VVC必须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6],以避免产生耐药,减少RVVC的发生。对于RVVC单独阴道局部用药治疗较容易复发,若加用口服特比萘芬全身抗真菌治疗则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一复,陈晓端.外阴阴道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