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076767
返流性食道炎论治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8期
     【摘要】 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运用中医中药辨治返流性食道炎疗效颇佳。本文通过对返流性食道炎治疗经验的初步总结,探讨治疗返流行食道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返流性食道炎;中医论治

    返流性食道炎又称胃食管返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食管抗返流防御机制下降和返流物对食管粘膜侵蚀造成食道炎症和粘膜损伤。临床主要以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灼热感、烧灼样疼痛、吞咽困难、闭塞、泛酸、嗳气等为主要症状。笔者认为本病应根据病期特点、体质状况、诱发因素等分证治疗。

    1辨病期,察虚实

    本病初期,患者仅有吞咽不利、嗳气腐臭、口干咽干等症,病理上可见食管粘膜轻度损伤,辨证多属实证;随着病情的进展,吞咽困难渐重,胸骨后疼痛明显,并有吞酸嘈杂.纳谷不香、精神不振,或有吐血等症。 病理上多见食管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此为病之中期,病机逐渐由实转虚;若病程迁延,病情进一步加重,吞咽更为困难,疼痛频作,表现为食即易吐、或泛酸、消瘦、气短、四肢不温等症,此时食道粘膜可见纤维疤痕、此为病之后期,中医辨证则虚多实少。
, 百拇医药
    2脾胃虚弱为本,气、痰、瘀、热为标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均能引起脾胃受损,中焦亏虚。正如《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若恣纵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炸,复进寒凉生冷,湿热内生,朝伤暮损,日积月深,则胃之阴阳失调,寒热错杂,引起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失和降,纳谷不下;腐熟不及,胃内容物上损及食道即可发病。亦可因嗜酒辛辣、耗损胃阴,失其濡养而致食道部位疼痛。上述诸因,单一出现者有之,合并出现者亦有之。单一出现者,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证侯比较单纯,则易治;而合并出现者,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证侯比较复杂,则难治。本病初起,多在气分,属肝脾气结,痰气交阻,或湿热蕴结,或胃阴被耗,食道涩滞;迁延日久,则深入血分,可及络脉,致痰瘀交阻。总之,本病本在脾胃虚弱(气虚或阴伤)、肝气、痰、瘀、湿热为其标,共寓“胃气上逆”、“不通则痛”之机蕴。

    3健脾和胃、鸿火降逆为基本治法
, http://www.100md.com
    返流性食道炎的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脾胃虚损,阴火浊邪上逆。故治疗上笔者主张采用健脾和胃、鸿火降逆为大法。喜用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炒山药、炒薏仁等健脾益气,治其本;选黄芩、蒲公英等泻火清胃,以木蝴蝶、荷叶解郁升清,取石见穿、决明子等通幽降逆,共治其标。诸药合用,同司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升清降浊之职。若兼有湿热者,加苍术、厚朴、藿香、佩兰;兼有气滞作梗者,加枳壳、桔梗;兼有血瘀者,加丹参、莪术;兼有恶心欲吐者,加黄连、苏叶;兼有泛吐酸水者,则加煅乌贼骨、浙贝母;兼有心烦失眠者,合用酸枣仁汤。举例:杨某,女,42岁,会计,吴江人,2007年8月诊。胸骨柄后烧灼样疼痛已3月余,泛酸嗳气,时感恶心欲吐,性情急躁易怒,时有乳胁部胀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弦数。胃镜检查示:返流性食道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笔者认为本证属肝火犯胃,胃失通降,食道郁滞。治拟疏肝清胃,通利食道。药用疏肝和胃护膜汤加黄芩、桃仁、玫瑰花、决明子加强清胃通络降逆之功,故收著效。附疏肝和胃护膜汤方:醋柴胡、炒枳壳、黄连、吴萸、丹参、砂仁(后下)、白芍、甘草。

    4饮食精神调护有益康复巩固

    本病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饮食调养和精神调护。在饮食上,应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烟酒,少进辛辣、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以免直接损伤食道;甜食、油腻食物易引起胃液返流,亦属禁忌之列。病人应用合欢皮、柿蒂、白及、生姜,加水适量,煎煮频饮,有消炎护膜、和胃止呕作用。伴有梗阻症状时,可加用威灵仙,在情志上,应保持乐观与信心,切忌郁怒伤肝。, http://www.100md.com(胡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