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2391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5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显效率为13.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在血流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益气养阴
【Abstract】Goal: The observation profit gas raises the cloudy side to treat diabetes the peripheral nerve pathological change (DP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Method: Divides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stochastically 80 example DPN patient (46 exampl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36 examples), observes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s.Finally: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86.7%, reveals the efficiency is 57.8%;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46.7%, reveals the efficiency is 13.3%, during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s difference (P<0.01); The treatment group changes the aspect in the blood stream to surpass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profit gas raises the cloudy side to treat diabetes the peripheral nerve pathological change curative effect to be accurate.
【Keyword】Diabetes nerve pathological chang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The profit gas raises cloudy;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约80%的DM患者可并发DPN,且以感觉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对DPN的治疗多采用维生素等营养神经,疗效欠佳。我院自2009年以来 采用自制的益气养阴方治疗DPN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入选的DPN患者80例均来自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时间段内的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50~65岁,糖尿病病程4~19a。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50~70岁,糖尿病病程3~18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诊断标准
80例患者糖尿病诊断均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2]。
1.1.3临床表现
伴有肢体末端麻木、疼痛或发凉、感觉异常,肢体末端多呈袜套样或手套样分布。
1.1.4实验室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肢体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血流变学检查:血流变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1.1.5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过规范的糖尿病治疗,给予糖尿病饮食,使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治疗组:给予 益气养阴方黄芪20g,黄精30g,石斛10g,地龙10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赤芍15g,牛膝15g,丹参10g等1次/d;对照组给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内注射,1次/d。两组均以用药10d为1个疗程,间隔2~3d再进入下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1.6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电图观察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变学的变化。
1.1.7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肌电图增加NCV>5m/s或恢复正常,血流变学显著变化。
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肌电图增加NCV<5m/s,血流变学略显变化。
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肌电图NCV和血流变学无变化。
1.1.8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或百分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试验结果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值均较治疗前有较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快,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9例(63%),有效12例
(26%),无效5例(11%),总有效率89%;对照组显效12例(36%),有效11例(30%),无效11例(34%),总有效率66%。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虽未完全阐明,属中医学“痹症” 、“痿证范畴,由于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瘀血阻闭血脉,或久病入络,血脉瘀滞所致。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早有认识及论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