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2055KB,2页)。
DPN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消渴”、“痹证”、“瘘证”等范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中药方面,抑制醛糖还原酶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又称为生物类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重要物质[5]。目前认为黄芩、黄连 、丹参、葛根、芍药、川芎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6]。这些中药被认为能阻断或抑制醛糖还原酶,降低山梨醇、果糖以及糖基化蛋白,还能部分地抑制蛋白非酶糖化[7]。葛根中含有的葛根总黄酮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研究[5]。葛根素注射液是野葛或葛根藤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素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5-HT的释放,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抗凝血作用,降低血浆和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通过改善血流变,增加微循环灌流量,从而达到神经营养和保护作用[8]。
本研究显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这表明葛根注射液与依帕司他可能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不过这种假说还需要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节选).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285.
[2]罗邦尧,赵咏桔,陈宇红,等.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继续医学教育,2005;19(1):58-60
[3]钱荣立,项坤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8-139.
[4]刘硒碲,夏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2):317-319.
[5]黄伟,唐灿。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470-1471.
[6]苏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光明中医,2010;25(4):736-738.
[7]华文进 ,卜 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11):1219-1221.
[8]王学森.弥可保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5):16-18.
作者简介:
潘敏娟,女,(1963.2-),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老年糖尿病
通讯作者:胡泉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