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115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治疗);随机选择同期CHF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疗效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1]。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CHF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我院自2008年以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住院患者96例,均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观察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5.6岁;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冠心病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6.4岁。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46例,Ⅳ级30例。全部患者无支气管痉挛性疾病、COPD、心动过缓、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不良等β-受体阻滞剂应用禁忌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应用吸氧、强心剂(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 25 mg,每日2 次,每用药7 d增加剂量6. 25 mg ,最终剂量12. 5 ~50 mg/ d;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期间洋地黄、利尿剂随临床症状增减用量。规律用药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射血分数(EF),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并注重询问患者自觉症状。
1.4 疗效评定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Ⅱ级或恢复Ⅰ级;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心功能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死亡。
2 结果
2.1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3.75%,无效3例(因中途停止治疗);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1.25%,无效7例,2例病情恶化死亡。
2.2 观察组射血分数明显改善,治疗中未出现低血压,见表1
3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又称泵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泵衰竭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患急性广泛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时,更易发生泵衰竭。在泵衰竭早期常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会加重泵衰竭。CHF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预后不佳、病死率高,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
自1975年瑞典学者Waagstein等首先报道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以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日益受到关注。CHF的代偿机制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以维持心输出量,然而这种代偿机制加剧了心室重构,促使CHF进一步恶化。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避免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2];抑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钠、水潴留,降低心脏负荷;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细胞的β受体密度,提高其敏感性。
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治疗CHF,取得良好疗效,但还需注意以下几点[3]:①首剂量要小,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②规律用药,至少连续用药2~6个月。③选择病情稳定、心功能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排除β-受体阻滞剂应用禁忌证。④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同时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强心剂的用量,同时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⑤空腹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有利于平稳地控制病情。因此,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用于CHF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