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92857
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罗双元 曾道义
第1页

    参见附件(1074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情况,手术使用非骨水泥型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对术前术后患者进行Harris全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统计,以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例患者发生感染。术前术后患者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非骨水泥型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指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长时间覆盖不良后导致生物力学的异常而逐渐出现股骨头半脱位、负重区软骨退变及股骨头局灶性坏死并发严重骨关节炎的疾病,管关节主要病理改变为:髋臼外上方和前方缺损, 髋关节中心外移,髋臼变浅,这些改变致使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与覆盖不足。临床上常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病变,疗效确切,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股骨头和髋臼假体替代已经被破坏的髋关节的方法, 它可以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目前临床应用广泛[1,2]。我们运用非骨水泥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治疗严重DDH,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从本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1. 3岁。全部为单侧置换患者。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手术之前对患者行X线拍片、CT检查以评价髋臼及股骨形态及变异情况;以及对患者的整体身体素质进行评价,确认患者可以承受手术;臀中肌肌力差的患者在手术前应先进行锻炼,合格后再行手术。根据患者的检查资料,大体估计所用假体的大小,选取合适患者的假体至少两付,以免手术中出现意外。

    1.2.2手术方法患者全麻, 由同一组医师按照全髋关节置换术 操作规程对患者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1.2.3术后护理在尽量使患者无痛的前提下,以关节活动和肌肉训练为重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增强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为目标,在适当的时间开始早期活动以预防血栓形成。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arris全髋关节评分 见表1

    表1患者Harris全髋关节术前术后评分

    由表1可以看出,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术前术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并发症 见表2

    表2 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患者术后出现较少的并发症。

    3讨论

    因患者髋关节发育不全,使髋关节囊变长增厚有时甚至与骨盆壁黏连,髂腰肌掴绳肌、股四头短缩,臀中肌从纵行变为横行,股神经、坐骨神经、股深动脉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因此在手术时,应特别小心,术中分离时要探查清楚髋关节结构解剖的变异,仔细操作尽量避免伤到患者的重要神经和血管,尤其是臀中肌要保护好,它对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意义重大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增强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清除髋关节囊及瘢痕组织要彻底,使真臼边缘暴露清楚,因患者本身髋臼比较浅,前壁也薄,在修复髋臼时尽量多保存髋臼骨组织[4-6]。扩髓时要掌握好前倾角,如前倾过大可导致假体术后脱位。本研究资料显示:在手术过程中掌握以上所述基本要点,在术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增强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进行护理,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达到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较少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D’Lima DD,Urquhart AG,Buehler KO,et al.The effect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acetabular and femoral components on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hip atdifferent head-neck ratios.J Bone Joint Surg Am,2000,82(3):315-321

    [2] HirakawaK, MitsugiN, KoshinoT, et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7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