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例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068KB,1页)。
【摘要】目的:对采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122例中药治疗的患者与随机选取的122例西药对照组进行3个月疗程的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药组和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所取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0%和93.44%,t=1.988,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能取得与西药同样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1]。为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笔者对本院2010.1 ~2011.1期间12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药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1 ~2011.1期间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122例,年龄22~50岁,中位年龄36±13.1岁,病程1~5年,其中117例均有下腹坠胀感及腰骶部酸痛;83例白带增多,有异味;25例伴有低热,月经过多;其中16例为不孕患者;妇科检查子宫呈后位,活动差,子宫一侧或双侧增厚压痛。
1.2 方法
采取分组对照的方法,三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
中药治疗组:(122例),给予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生黄芪10 g、茯苓10 g、党参10 g、知母5 g、败酱草8 g、川芎10 g、红藤8 g、生地10 g、连翘15 g、夏枯草8 g、白芍5g、银花9 g、菊花10 g、黄柏10 g、甘草5 g、柴胡8 g、当归15 g、香附9 g、牛膝8 g,可随证加减。水煎取汁300ml,早晚各服150ml,10d为1个疗程。
对照组:(122例)头孢他啶3 g+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用药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双侧附件无片状增厚及压痛,盆腔B超检查正常;
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示附件增厚明显减轻、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附件增厚减轻或包块减小1cm以上;
有效: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子宫一侧或双侧稍增厚,盆腔B超检查炎性块物缩小,积液减少;
无效:症状及妇科检查无改善,B超检查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采取中药汤剂的中药组和采取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所取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0%和93.44%,t=1.988,p>0.05,无显著差异,提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能取得与西药同样的疗效。
表 1两组疗效比较
注:▲t=1.988,p>0.05,提示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育龄期妇女较为多见的妇科疾病,病因多由人流术、剖宫产、放、取节育环、输卵管造影术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会引起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2]。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科的带下病,啯瘕痛经等范围。认为是久病正气亏虚,邪毒滞留形成正虚邪实的病证[3]。中医以清热舒肝、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温经散寒,消肿散瘀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采取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通过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进周围组织营养状况,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组中药汤剂中的香附、当归、木香、没药等具有行气活血,暖宫散寒,化瘀止痛的功效;牛膝可活血通经,善下行,白芍、茯苓、川芎具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安神的功效;黄柏、柴胡、夏枯草功效为辛以散结,苦以泻热,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肝散结;利用上述诸药的联合作用化淤散结消肿、清热利湿、益气活血,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促进增生的盆腔包块消失,组织粘连消退,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疏利珍,毛细云等[4]对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和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分别给予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和抗生素治疗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中药方法配合TDP治疗器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无痛苦,易于为患者接受,其研究结果与本组的实验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