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43例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089KB,1页)。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与临床效果,为三叉神经痛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特殊针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3例患者中,痊愈20例,占46.5%,显效14例,占32.6%,有效6例,占13.9%,无效3例,比例占7.0%,总有效率达到93.0%。结论 我院采用的特殊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特殊针法;三叉神经痛;临床
三叉神经痛指的是以面部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类综合症,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出现反复阵发性剧烈疼痛,一般病理检查无异常且无感觉缺陷等神经功能障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患者较多见。中医理论根据疼痛部位称之为面痛。近年来,我院采用特殊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组研究对想共计43例,均为2007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我院经诊断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43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分布介于42-69岁,平均年龄55.6岁。患者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达5年,以1-2年患者居多。所有患者中三叉神经第Ⅰ支痛患者8例,第Ⅱ支痛患者20例,第Ⅲ支痛患者15例。
1.2诊断标准
本组研究对象参照《实用神经精神病手册》进行病情诊断。疼痛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疼痛特点:表现为发作性剧烈疼痛,呈针刺、刀割样,一般持续数秒或几分钟后自行缓解,发作前无先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常无神经系数阳性特征,患者均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和外伤等。
1.3治疗方法
特殊针法:医风双针与听宫五针交替,一次选择一个穴位进行治疗。操作如下:首次治疗选择患侧听宫穴,行常规消毒,闭口针第一针,嘱患者张口,于第一针周围旁开约0.4cm各针一针,深度约1寸。要求:针感抵达患者耳底,以产生胀、热、酸、麻为宜,留针约30min。第二次治疗时选择患侧医风穴行常规消毒后连针两针,深度以1.5cm为宜。要求:针感抵达患者耳底,以产生胀、热、酸、麻为宜,留针约30min。第三次治疗重复听宫穴五针,如此进行循环治疗,10次定为一疗程,43例患者进行5个疗程治疗。
远端与近端配穴:近端配穴第Ⅰ支痛配取太阳、阳白、攒竹,以针感放射至额部为宜。第Ⅱ支痛取四白、迎香、等使针感放射至颧部、上唇和鼻翼为宜。第Ⅲ支痛取下关、地仓、颊车,针感放射至下唇为宜,以上组穴均通疏密波电流约30min。远端配穴情况:肝火上犯配行间和太冲,外感风邪配偏历和太渊,体虚配曲池和足三里。
2结果
2.1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症状消失,一年内无复发;显效:停止自发性剧痛,按压扳机点时仍有轻微痛感;有效:患者洗脸刷牙可诱发疼痛,疼痛程度减轻;无效:患者疼痛无缓解。
2.2治疗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经我院特殊针法治疗后,痊愈20例,占46.5%,显效14例,占32.6%,有效6例,占13.9%,无效3例,比例占7.0%,总有效率达到93.0%。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所以临床治疗上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后纤维发生脱髓鞘的改变,轴突部分与邻近无髓鞘纤维短路而导致半月节内神经元兴奋从而发生疼痛现象[1]。从解剖角度出发,听宫穴可以看作三叉神经发出处,本研究中采用的针法可以对三叉神经的传导作用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从而抑制半月节内神经元兴奋,达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患者面痛的发作一般与外邪相关,面部为人体一身阳经之会,而组三阳经筋络结合于面部颧处,手三阳经会于头部[2]。外邪侵袭手足三阳之脉络会导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不通则发于疼痛,而疼痛善变故反复发作,举发不定。除与外邪相关外,中医还认为该病与肝气失调、肝火上犯相关,导致患者面部疼痛,有似刀割火灼[3]。治疗方面,中医讲究急则治标,而本病治疗的关键是通络驱邪,通过刺激激泄驱邪外出,本组研究中采用的医风双针和听宫五针均属于刺激激泄疗法[4]。而结果证实,该疗法对于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秦立新,付平. 毫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几个原则[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32.
[2] 徐斯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8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