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持续输入静脉营养液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338KB,1页)。
本院新生儿科每年要收治30人左右重症新生儿,以早产极低体重为多。新生儿期营养缺乏不仅影响今后体格发育还对大脑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为了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有利于生长发育,对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83例不能耐受肠道营养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输液泵持续输入组42例和常规静脉输入组41例,探讨输液泵持续输入早期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危重新生儿82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输液泵持续输入组42例, 常规静脉输入组41例。
病因:诊断标准采用韩玉昆等主编《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输液泵持续输入组中胎龄>37周14例,<37周28例。体重≥2500g6例,1500-2499 g7例,<1500 g 29例。体重<1500,孕周<33周极低体重儿17例,新生儿RDS9例,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例。重症胎粪吸入5例, 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3例,败血症伴重度营养不良1例。常规静脉输入组中胎龄>37周13例,<37周29例。体重2500 g5例,1500-2499 g11例,<1500 g26例。<1500 g极低体重儿15例,新生儿RDS1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重症胎粪吸入4例,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5例,败血症伴重度营养不良1例。二组出生时体重经统计学t检验,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输液泵持续输入组选用20%脂肪乳剂, 氨基酸、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粉针,以及10%葡萄糖,电解质等。氨基酸、脂肪乳剂首剂1g/ Kg•d•以后根据孕周不同递增0.5g/ d,直至2-3g/kg•d•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粉针均为1ML/Kg•d,疗程7-10d。营养液由本科室内进行配制。方法:(1)将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加入10%葡萄糖溶液后抽入注射器。(2)抽吸小儿氨基酸。(3)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加入上述配制液中,配制成全营养混合液,轻轻混匀[2]。可现配现用,肉眼观察全静脉营养混合液无沉淀,未出现油水分离现象。配制好全静脉营养混合液经周围静脉输入,用微量输液泵控制速度,维持在16h以上。常规静脉输入组,选用10%葡萄糖、电解质、部分血制品,用输液泵维持。输液泵持续输入组和常规静脉输入组应用期间常规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小板、血气分析、血脂分析、胆红素测定和隔日体重测定。
2结果
输液泵持续输入组组42例治愈出院。体重增加42例,平均日增长29.3g。常规静脉输入组41例,治愈14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未愈3例,体重增加10例,下降11例。二组肝肾功能、血小板、血气分析、血脂分析未见变化,无胆汁淤积发生,而常规静脉输入组胆红素有下降,见表1、2。
3讨论
3.1输液泵持续输入组应用全静脉营养混合液的优点是符合新生儿生理补给全部营养素的方式,有利于营养素的利用,使疾病状态下的新生儿体重仍有增加,接近或超过宫内后3个月平均日增长14g/ kg的水平[3],本文中输液泵持续输入组42例治愈出院,治愈率100%。与常规静脉输入组传统的在禁食时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及部分血制品相比,后者较难保证患儿所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热卡。故患儿体重增加不明显或下降,抗病能力低下,而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不能达到治愈目的。二组治愈率经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候出生的早产极低体重儿,长期缺乏各种营养素,缺乏精氨酸和牛磺酸,对体格及智能发育有一定的障碍。
3.2从输液泵持续输入组治疗观察,未发现有胆汁淤积、肝肾功能、血脂、血小板异常。胆红素测定不论在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状态下均呈下降趋势,同目前使用小儿氨基酸中含有牛磺酸和胱氨酸(可合成牛磺酸)有关,前者在体内主要与胆汁酸结合生成牛磺胆酸,促使胆汁酸从胆道排泄[4]。可减少胆红素的生成,因此输注2-3g/kg•d脂肪乳剂,小儿氨基酸是安全的。
3.3对于脂肪乳剂是否对新生儿肺功能与肺原发病的影响,有些研究认为,由于脂肪颗粒包裹红细胞,使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脂肪球沉积在肺毛细血管,肺泡巨噬细胞和肺动脉内皮细胞增加肺血管阻力,导致动脉氧分压下降。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早产儿生后的第1d静脉应用20%脂肪乳剂按0.5g/kg•d剂量逐渐增加到3.5-4g/kg•d,24h内均匀输入,并未发现肺气体弥散功能有改变,发现未接受胃肠外脂肪乳剂早产儿的肺泡毛细血管,巨噬细胞和肺动脉内皮细胞也有脂肪球沉积[5]。而作者监测输液泵持续输入组应用后和常规静脉输入组动脉氧分压和经皮氧饱和度均无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3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