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原因及防护对策
第1页 |
参见附件(2530KB,2页)。
【摘要】目的:了解护生针刺伤现状,探究针刺伤发生过程及原因;方法: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6月~2011年4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的学生中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结果:针刺伤发生率为80.4%;发生环节中主要集中在拔针和加药,分别占50%和32.6%;发生原因中工作繁忙,操作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分别占50%,32.6%,26.1%;针刺伤后73.9%进行局部处理,6.5%未进行任何处理。34.7%的人会产生焦虑的情绪,19.6%的人觉得无所谓;结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差,针刺伤主要与工作繁忙,操作不熟练等有关。
【关键词】针刺伤;护生;护理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有被HIV、乙肝、丙肝及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2000年3月,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每年卫生行业的职员中被针刺伤或经皮肤受伤害的有 60 万~80 万人。研究表明,护士是上述受伤害的主要群体。从上报给 CDC 《被锐器伤害处理过程》 的报告来看,1/ 3 来自护士。[1]事实上,这种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不慎被锐器伤害的现状远比上述统计的严重。
在我国,医院感染学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在各医科学校中设立,仅在相关的专业课中提及。因而,学生缺乏系统的感染控制知识的教育,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因此了解护生针刺伤现状,探究针刺伤发生过程及原因十分重要。
1.2文献查证
1.2.1职业性感染
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体液: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积液、滑膜液及含有血液的唾液。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尿、便、汗、泪液、母乳。普及性预防(UP)是针对经血液传播疾病所制定的对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 ,是假定所有人的血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2]
1.2.2锐器伤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最常遇到的一种职业损伤,它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注射针头、缝针、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医疗锐器,包括安瓿碎片等刺伤、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由于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易发生针刺伤,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意外针刺伤的报道。[3]
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欠规范,针刺伤发生率高,而通过加强岗前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强化规范操作行为,可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4][5]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三甲医院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的整个过程,描述在三甲医院实习护士的防护现状,通过查阅2002年~2010年的相关文献,综述总结一套针刺伤的防护措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1年4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的学生,不包括在职护士和见习生。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所用问卷是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一般资料、针刺伤发生的情况、针刺伤的环节、针刺伤发生的原因、针刺伤发生后的结果,对针刺伤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查.
2.3资料收集的方法
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100例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2份,有效回收率为92%。
2.4统计学方法:
所得问卷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学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一般资料。 共调查92人,其中男20人,女72人,分别占21.7%,87.3%,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35,学历均为本科,实习时间均满8个月。
3.2针刺伤发生的情况。92例中未发生针刺伤18例占总数19.6%,发生一次的为28例占总数30.4%,发生二次的为16例占总数17.4%,发生三次的为10例占总数10.9%,三次以上发生20例占总数21.6%。针刺伤的发生率为80.4%。(见表1)
3.3针刺伤发生的环节。 在针刺伤发生的环节中,针头毁形,拔针,整理用物,分离针头,加药,回套针头,注射或抽血,更换未加帽针头,及其他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8.7%,50%,4.3%,32.6%,10.9%,6.5%,6.5%,4.3%。(见表2)
3.4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针刺伤发生原因中,工作繁忙,病人躁动,劳累,器材不安全,工作环境欠佳,其他操作者刺伤,操作不规范,操作不熟练及其他导致针刺伤的百分率分别为50.0%,6.5%, 13.0%, 17.4%,8.7%,4.3%, 26.1%, 32.6%,2.2%。(见表3)
3.5针刺伤发生后的结果。 处理方法中局部处理,风险评估,注射疫苗,未处理的百分率分别为73.9%,13%,2.2%,6.5%(见表4)。心理变化中,焦虑,恐惧,无所谓,自责,悲观的百分率分别为34.8%,17.4%,19.6%,15.2%,2.2%(见表5)。
4讨论与分析
4.1实习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调查显示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4%,低于徐辉,毛秀英等2003年的调查结果93.3%[6],CDC的评估表明62 %~88 %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所以针刺伤发生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针刺伤危害很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射、输液、抽血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由于接触注射器、 输液器及输血器等医疗尖锐物机会多,因此,发生意外针刺伤的概率也就高。由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所造成意外针刺伤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威胁也最大的是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7]因此,我国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由此,针刺伤需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
4.2严格安全规范操作,培养良好操作习惯。
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上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了解不当操作的危险,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减少针刺伤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或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是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8]。国外研究表明,遭受意外针刺伤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的有关规定和建议,个人操作习惯是照成针刺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9]。从表2可以看出,在拔针和加药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率很高,分别占50%和32.6%,其次是分离针头和回套针头。很多护生在拔针之后,针头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固定针头,针尖可以任意活动,很容易扎到自己。另外在加药过程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