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病的学术思想浅析
【摘要】中风病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中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田维柱教授在临床工作的四十余年中不断揣摩、研究,形成了其治疗中风病的独特方法,且临床疗效显著。本人有幸师从田师,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中风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田维柱;中风病;学术思想
田维柱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技术指导、眼针研究所顾问、博士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40余年,中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中医药和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疑难杂症,作为国家四批师承人员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中风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田维柱教授在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上有着其独到的见解,在随田师学习期间,对田师治疗该病的思想和方式感悟颇多,现将对田师治疗中风病学术思想的体会整理如下:
1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从古到今,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过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认为中风发病多由风邪外袭,正气不足所致。但唐宋以后,诸医家对中风病又有了新的认识,金元时期可谓是中风病病因认识的转折点,其期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强调“湿痰生热”。后明代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了“内伤积损”论,清代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论,并且进一步阐明其病机的关键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认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近代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人总结前人经验,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所致。
田师认为各时期不同的病机认知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知水平等水平有关,故师古而不泥古,主张中风病乃阴阳失调所致,以肝肾阴虚为本,亦重视阳气在发病及诊治中的作用。田师认为中风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情志失调、生活习惯、积损正衰等关系密切。中风多发于冬春之季,此时阳气升发,风阳暗动,加之肝阴不足,水不涵木,阴不制阳,阳亢风动而发中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存压力的加大,各种情志刺激,使气机不畅,痰、火、瘀、滞内伏,久致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虚阳化风,风阳上扰,气血逆乱,引发中风;饮食的失宜致使脾胃生化乏源,不能滋养肝肾,劳逸的失常使精血暗耗,肾精渐伤,二者均能导致肝肾亏虚,脑失所养,而发中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脏腑功能的减退,年老体虚与久病体弱者,积损正衰,肝肾阴虚,气血衰少,虚风内生,亦诱发中风。
2辨以虚为本治以扶正为先
田师认为中风无论是偏虚还是偏实,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无论其发病因素为气、血、瘀、痰、火哪端,其均以虚为本,因肾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和真阳,人体五脏六腑之阴皆由肾阴滋助,五脏六腑之阳又赖肾阳来温养,故肾精受损后,可引发其他脏腑的病变,又肝肾同源,母病最先及子,肝木失去肾水的滋养,则木枯反生燥火,致使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中风。故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田师强调其治疗应当立足于肝肾阴虚之上,故当以扶正为先,而后再根据不同情况辩证施治。急性期患者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田师主张此期患者应在扶正的同时通腑泻热以祛邪外出,即在固本培元、调畅气血的基础上配合祛邪的方法。《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复返则生,气不返则死。”可见中风乃血随气逆,上冲于脑,气机升降失常,胃失所降,浊邪不降,痰热亦不去,转逆而上扰脑窍所致。因此急性期患者加用通腑泻热之法能梳理气机,使痰热化,腑气通,浊邪下行,神明之府得以清净,又胃气得降,气机运化有度,气血运行顺畅,病自向愈。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大多病情平稳,但恢复期的治疗直接影响着中风病患者的预后。田师认为处于此阶段的患者不仅素体虚衰,又病后伤正,以致出现元气亏虚,肝肾精血不足,血瘀阻络的表现,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如何祛除痹阻脑络之标实,恢复气血运行是恢复期治疗的关键阶段,治疗上应标本兼顾,采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之法治其本,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之法;风痰阻络者治以搜风化痰、通络逐瘀之法,以治其标。进入后遗症期说明久病入络,痰瘀互结,顽痰瘀血难除,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祛痰化瘀通络为主。田师认为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重点在肢体语言功能的康复,来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同时针对病因及易致复中的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中风的再次发生。同时患者从健康状态进入中风偏瘫、失语状态,恐无法正确的接受现实,加之康复治疗又是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往往会产生焦急、忧郁等悲观情绪,心理治疗成为不可轻视的必要环节。田师在诊治这类患者时十分重视与患者的沟通,用语言给予心理暗示及鼓励,以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及治疗的主动性,有利其恢复。
3独辟蹊径擅用眼针
作为眼针疗法的继承者,田维柱教授对于中风病的各症候群及并发症得心应手、灵活地单纯或以眼针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中风病患者多以肢体瘫痪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应用体针治疗时患者多选择平卧位、坐位,起针后方能行走、活动,否则会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等针刺意外的发生,此时眼针治疗中风病的优势则得以体现,包括即可效应明显、可带针行走、神经功能受损体征好转快等。田师在进行眼针施术后,嘱患者携针进行适当的、针对性的肢体活动,可以迅速改善肢体肌力下降导致的病理状态,促进偏瘫症状的改善,增进疗效。另一方面,田师认为中风病痉挛期的临床治疗是难点,因为痉挛期时患者肌张力显著增高,导致肢体不自主挛缩,使患者痛苦不堪,从偏瘫患者的恢复进程而言,痉挛期似乎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正常的针刺操作过程会诱发肢体痉挛的产生,同时持久、挛缩的骨骼肌会导致弯针、断针的发生,故康复学界有“痉挛期患者禁止进行针灸操作”的呼声。结合多年临症经验,田师对痉挛期患者先眼针治疗,以肝区、肾区为主穴,上肢不遂加上焦区;下肢不遂加下焦区;神志恍惚加心区;舌强语蹇加心区、脾区;吞咽障碍加上焦区、胃区;痰涎雍盛加脾区;便秘加大肠区;尿失禁、尿潴留加膀胱区,使肢体痉挛的幅度及发作频率得到相应的控制,避免了体针治疗造成的局部肌肉挛缩的情况,田师采取上述针刺操作使痉挛期偏瘫患者的针刺治疗变成可能。田师在中风病的针刺治疗当中除对言语不利针刺廉泉、手指肿胀患者予针刺八邪穴,足内翻患者行局部取穴外,几乎不应用体针治疗,通过30余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眼针治疗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收效甚佳。
4药以滋补肝肾为基 巧妙应用虫类药
中风病其症候表现极为复杂,自古至今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林林总总,纷纭多异。田师在临床应用中总结要治病求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引起此症的根本,治疗时不论是虚实,都必须先固本求元而祛其表。中风病之根本为肝肾阴虚,因此田师以滋补肝肾为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辩证施治,收效良好。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田师选用大黄、胆南星等荡涤肠腑中积滞,以化痰通腑泄热,热象明显加黄芩;年老体虚加生地、麦冬。田师将恢复期患者分为三种类型:肝阳上亢型以天麻钩藤饮为基本方加减选用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等药以平肝熄风,清热泻火,眩晕加菊花,烦躁加丹皮、赤芍;风痰阻络型以镇肝熄风汤为主方加减,选用川牛膝、川楝子、生龙骨、生牡蛎、赭石等药以化痰通络;气虚血瘀型以补阳还五汤化裁,选用黄芪、当归、赤芍、地龙等药益气活血,气虚明显加党参、太子参;语言不利加远志、石菖蒲。后遗症期痰瘀互结,阻气遏血,田师常应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使瘀血祛,新血生,从而达到血行则气顺,气顺则痰消的目的。田师强调在活血化瘀时药量应适度,以防通络行气之品香燥伤津,应在方中配伍滋阴养血之品,一来防燥伤阴津,二来补血活血。此外田师常喜用全蝎、地龙等虫类药,借虫类药的峻猛之力来搜剔血脉中之瘀滞,收效良好。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刺,尤甚于植物, 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田师正是看中虫类药善行走攻窜之特性,远非草木植物所能及,以其通经达络,逐瘀搜剔之功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其中全蝎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开宝本草》言其可 “疗中风半身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田师常将全蝎应用在痉挛期患者中以减轻疼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了其镇痛效果,李宁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蝎毒有很强的中枢镇痛作用。地龙则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田师将其应用于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元气大亏,血运不畅,瘀阻脉络者,殷书梅等[2]研究也表明地龙对血栓的防治十分有利。田师指出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常有强痉挛缩、肢体疼痛的症状,而虫类药的应用不仅活血通络,还能解痉止痛,可明显解除患者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见虫类药在中风病中应用的重要性,田师强调勿忘活血化瘀乃治标之法,切记扶正固本,滋补肝肾才是根本。
5小结
围绕中风病的治疗,各临证医家,仁者见仁,田师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经验丰富而独到,重视辩证施治,强调中风病之本为虚,当以扶正为先,在针刺治疗时以眼针为主,使偏瘫痉挛期患者的针刺施术变为可行,弥补了临证时对于该病治疗手段的不足,中药用以滋补肝肾为大法配以活血化瘀之品进行治疗,临床上收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宁,吕欣然,韩惠蓉,等.蝎毒与吗啡中枢镇痛作用比较[J].中草药,1998,29(11):750—752
[2]殷出梅,储益平,吴鹏.地龙活性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学实验[J].中草药,2002,33(10):926—928, http://www.100md.com(海英)
【关键词】田维柱;中风病;学术思想
田维柱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技术指导、眼针研究所顾问、博士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40余年,中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中医药和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疑难杂症,作为国家四批师承人员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中风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田维柱教授在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上有着其独到的见解,在随田师学习期间,对田师治疗该病的思想和方式感悟颇多,现将对田师治疗中风病学术思想的体会整理如下:
1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从古到今,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过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认为中风发病多由风邪外袭,正气不足所致。但唐宋以后,诸医家对中风病又有了新的认识,金元时期可谓是中风病病因认识的转折点,其期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强调“湿痰生热”。后明代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了“内伤积损”论,清代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论,并且进一步阐明其病机的关键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认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近代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人总结前人经验,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所致。
田师认为各时期不同的病机认知与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知水平等水平有关,故师古而不泥古,主张中风病乃阴阳失调所致,以肝肾阴虚为本,亦重视阳气在发病及诊治中的作用。田师认为中风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情志失调、生活习惯、积损正衰等关系密切。中风多发于冬春之季,此时阳气升发,风阳暗动,加之肝阴不足,水不涵木,阴不制阳,阳亢风动而发中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存压力的加大,各种情志刺激,使气机不畅,痰、火、瘀、滞内伏,久致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虚阳化风,风阳上扰,气血逆乱,引发中风;饮食的失宜致使脾胃生化乏源,不能滋养肝肾,劳逸的失常使精血暗耗,肾精渐伤,二者均能导致肝肾亏虚,脑失所养,而发中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脏腑功能的减退,年老体虚与久病体弱者,积损正衰,肝肾阴虚,气血衰少,虚风内生,亦诱发中风。
2辨以虚为本治以扶正为先
田师认为中风无论是偏虚还是偏实,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无论其发病因素为气、血、瘀、痰、火哪端,其均以虚为本,因肾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和真阳,人体五脏六腑之阴皆由肾阴滋助,五脏六腑之阳又赖肾阳来温养,故肾精受损后,可引发其他脏腑的病变,又肝肾同源,母病最先及子,肝木失去肾水的滋养,则木枯反生燥火,致使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中风。故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田师强调其治疗应当立足于肝肾阴虚之上,故当以扶正为先,而后再根据不同情况辩证施治。急性期患者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田师主张此期患者应在扶正的同时通腑泻热以祛邪外出,即在固本培元、调畅气血的基础上配合祛邪的方法。《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复返则生,气不返则死。”可见中风乃血随气逆,上冲于脑,气机升降失常,胃失所降,浊邪不降,痰热亦不去,转逆而上扰脑窍所致。因此急性期患者加用通腑泻热之法能梳理气机,使痰热化,腑气通,浊邪下行,神明之府得以清净,又胃气得降,气机运化有度,气血运行顺畅,病自向愈。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大多病情平稳,但恢复期的治疗直接影响着中风病患者的预后。田师认为处于此阶段的患者不仅素体虚衰,又病后伤正,以致出现元气亏虚,肝肾精血不足,血瘀阻络的表现,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如何祛除痹阻脑络之标实,恢复气血运行是恢复期治疗的关键阶段,治疗上应标本兼顾,采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之法治其本,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之法;风痰阻络者治以搜风化痰、通络逐瘀之法,以治其标。进入后遗症期说明久病入络,痰瘀互结,顽痰瘀血难除,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祛痰化瘀通络为主。田师认为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重点在肢体语言功能的康复,来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同时针对病因及易致复中的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中风的再次发生。同时患者从健康状态进入中风偏瘫、失语状态,恐无法正确的接受现实,加之康复治疗又是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往往会产生焦急、忧郁等悲观情绪,心理治疗成为不可轻视的必要环节。田师在诊治这类患者时十分重视与患者的沟通,用语言给予心理暗示及鼓励,以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及治疗的主动性,有利其恢复。
3独辟蹊径擅用眼针
作为眼针疗法的继承者,田维柱教授对于中风病的各症候群及并发症得心应手、灵活地单纯或以眼针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中风病患者多以肢体瘫痪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应用体针治疗时患者多选择平卧位、坐位,起针后方能行走、活动,否则会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等针刺意外的发生,此时眼针治疗中风病的优势则得以体现,包括即可效应明显、可带针行走、神经功能受损体征好转快等。田师在进行眼针施术后,嘱患者携针进行适当的、针对性的肢体活动,可以迅速改善肢体肌力下降导致的病理状态,促进偏瘫症状的改善,增进疗效。另一方面,田师认为中风病痉挛期的临床治疗是难点,因为痉挛期时患者肌张力显著增高,导致肢体不自主挛缩,使患者痛苦不堪,从偏瘫患者的恢复进程而言,痉挛期似乎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正常的针刺操作过程会诱发肢体痉挛的产生,同时持久、挛缩的骨骼肌会导致弯针、断针的发生,故康复学界有“痉挛期患者禁止进行针灸操作”的呼声。结合多年临症经验,田师对痉挛期患者先眼针治疗,以肝区、肾区为主穴,上肢不遂加上焦区;下肢不遂加下焦区;神志恍惚加心区;舌强语蹇加心区、脾区;吞咽障碍加上焦区、胃区;痰涎雍盛加脾区;便秘加大肠区;尿失禁、尿潴留加膀胱区,使肢体痉挛的幅度及发作频率得到相应的控制,避免了体针治疗造成的局部肌肉挛缩的情况,田师采取上述针刺操作使痉挛期偏瘫患者的针刺治疗变成可能。田师在中风病的针刺治疗当中除对言语不利针刺廉泉、手指肿胀患者予针刺八邪穴,足内翻患者行局部取穴外,几乎不应用体针治疗,通过30余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眼针治疗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收效甚佳。
4药以滋补肝肾为基 巧妙应用虫类药
中风病其症候表现极为复杂,自古至今对于中风病的治疗林林总总,纷纭多异。田师在临床应用中总结要治病求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引起此症的根本,治疗时不论是虚实,都必须先固本求元而祛其表。中风病之根本为肝肾阴虚,因此田师以滋补肝肾为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辩证施治,收效良好。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田师选用大黄、胆南星等荡涤肠腑中积滞,以化痰通腑泄热,热象明显加黄芩;年老体虚加生地、麦冬。田师将恢复期患者分为三种类型:肝阳上亢型以天麻钩藤饮为基本方加减选用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等药以平肝熄风,清热泻火,眩晕加菊花,烦躁加丹皮、赤芍;风痰阻络型以镇肝熄风汤为主方加减,选用川牛膝、川楝子、生龙骨、生牡蛎、赭石等药以化痰通络;气虚血瘀型以补阳还五汤化裁,选用黄芪、当归、赤芍、地龙等药益气活血,气虚明显加党参、太子参;语言不利加远志、石菖蒲。后遗症期痰瘀互结,阻气遏血,田师常应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使瘀血祛,新血生,从而达到血行则气顺,气顺则痰消的目的。田师强调在活血化瘀时药量应适度,以防通络行气之品香燥伤津,应在方中配伍滋阴养血之品,一来防燥伤阴津,二来补血活血。此外田师常喜用全蝎、地龙等虫类药,借虫类药的峻猛之力来搜剔血脉中之瘀滞,收效良好。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刺,尤甚于植物, 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田师正是看中虫类药善行走攻窜之特性,远非草木植物所能及,以其通经达络,逐瘀搜剔之功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其中全蝎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开宝本草》言其可 “疗中风半身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田师常将全蝎应用在痉挛期患者中以减轻疼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了其镇痛效果,李宁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蝎毒有很强的中枢镇痛作用。地龙则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田师将其应用于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元气大亏,血运不畅,瘀阻脉络者,殷书梅等[2]研究也表明地龙对血栓的防治十分有利。田师指出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常有强痉挛缩、肢体疼痛的症状,而虫类药的应用不仅活血通络,还能解痉止痛,可明显解除患者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见虫类药在中风病中应用的重要性,田师强调勿忘活血化瘀乃治标之法,切记扶正固本,滋补肝肾才是根本。
5小结
围绕中风病的治疗,各临证医家,仁者见仁,田师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经验丰富而独到,重视辩证施治,强调中风病之本为虚,当以扶正为先,在针刺治疗时以眼针为主,使偏瘫痉挛期患者的针刺施术变为可行,弥补了临证时对于该病治疗手段的不足,中药用以滋补肝肾为大法配以活血化瘀之品进行治疗,临床上收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宁,吕欣然,韩惠蓉,等.蝎毒与吗啡中枢镇痛作用比较[J].中草药,1998,29(11):750—752
[2]殷出梅,储益平,吴鹏.地龙活性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学实验[J].中草药,2002,33(10):926—928, http://www.100md.com(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