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芬教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床经验
【摘要】对马春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其治病特色。马春芬教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强调求子之道,必先调经;四期调周,各有侧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排卵功能障碍;不孕;临床经验;马春芬
马春芬教授博学前贤对不孕症之评述,潜心妇科临床三十余载,勤于探索,不断总结,对不孕症各类别,如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以及免疫性不孕等,辨证结合辨病,独树一帜,取得显著临床疗效,被誉为“送子观音”。现将其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包括卵泡发育障碍和卵子排出障碍,主要原因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导致无排卵,伴发的疾病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席汉氏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卵巢早衰及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等所致的无排卵,可呈现闭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崩漏、不孕症等。黄体功能不全指: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萎缩,伴发的疾病有: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催乳素血症、早期流产或早期自然流产等病,可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少、经行乳胀、暗产、滑胎、不孕症等。
, 百拇医药
1.1求子之道,必先调经
祖国医学强调“有诸内者,必形之于外”,月经正常是卵子能正常发育、成熟及逸出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形成胎孕的前提条件,故临床上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症常表现为月经异常。
马教授治疗不孕症时非常重视月经病的调理。治疗月经病常分二个阶段:一、先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消除症状,使经闭者月经来潮,使崩漏者流塞血止,使月经紊乱者经侯如期而至。二、然后运用调经四步法,即“经前攻,经期活,经后补,平素调”调理善后。
1.1.1第一阶段:辨证论治,消除症状
1)闭经、月经后错
马师将闭经分为虚性闭经和实性闭经二大类。前者多以肾虚为主,后者多以气滞血瘀为主。
治疗上,马教授根据虚实不同在辨证基础上采用“通补交替,定时而攻”的方法,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具体用法:虚证明显者以调经助孕汤为主随证加减。具体方法:虚证明显者以调经助孕汤为主随证加减,补益精血。基础方: 调经助孕汤 (熟地黄20 g,当归15 g,白芍15 g,川芎15 g,枸杞子15 g, 车前子,紫河车, 伴血瘀者加川牛膝、三棱、莪术。痰湿者加制苍术、制香附、制南星、陈皮、制半夏、茯苓)、广郁金、炒枳壳、丹参、全瓜蒌、泽泻等。服用半月左右再选用活血攻下汤(自拟方): 桃仁10g、红花30g、赤白芍各15g、川芎10g三棱15g、文术15g、川牛膝30g、泽兰15g,当归15g、丹参25g,川芎10g,枳壳10g,香附0g,降香10g。活血通经,引血下行,促进月经来潮,服一周左右。或轮流交替服用。对于虚实不明显者常辅以超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若彩超提示子宫内膜菲薄,则以补为主,补益精血,若彩超提示子宫内膜接近10mm,则以攻为主,活血通经。
, 百拇医药
2)月经先期
气虚者,基础方:圣愈汤去川芎,加太子参25 g,黄芪25 g,当归15 g,白芍15 g,熟地黄20 g。加减:月经先期有热象者加生地黄15 g,黄芩15 g,藕节15 g;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者加乌贼骨15 g,茜草炭12 g,炒荆芥6 g;肾虚腰痛者加川断20 g,杜仲15 g,甘草6 g。血热者,基础方:两地汤加牡丹皮10g,黄芩12 g,黄连6 g,甘草6 g。
3)崩漏所致不孕
在临证时,马教授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推崇“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治法。她认为“虚、瘀、热”是本病辩证的关键,并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将崩漏分为血热型、脾虚型、血瘀型进行辨证论治。辨证用药时根据“血遇黑则止,炭药通于肾”吾师惯用炭药“贯众炭、生地炭、炒丹皮凉血止血,芥穗炭既能引血归经又能除冲任伏热,棕榈炭涩血止血,为防止血留瘀,加茜草炭,蒲黄炭,血余炭”等。
, 百拇医药
血热者,治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或滋阴清热,固冲止血。方用清热止血汤(自拟方):乌贼骨15 克,茜草炭15 g,黑荆芥10g,生地炭 10 克,藕节15克,生地榆 15 克,仙鹤草 15 克,升麻炭15g,生甘草 3 克。虚热者白芍炭 15 克,女贞子 15 克,旱莲草 15克,熟地炭20克,阿胶 10克(烊化服)。实热者加黑栀子 15 克、黄芩炭 15克、丹皮10克。
脾虚者,基础方:固冲止血汤(自拟方):黄芪30g、党参15g、山药30g、白术炭15g、升麻炭15g,煅龙牡各15g,甘草3 g。加减:出血不止加乌贼骨15 g,茜草炭15 g,黑荆芥6 g,甘草6 g;月经量大加三七粉、地榆炭、贯众炭;出血日久加金银花、连翘。气血双亏者,黄芪量可用60g。
气滞血瘀者,基础方:活血止血汤(自拟方):桃仁10g,红花30g,当归15g赤芍15g,阿胶15 g,川牛膝15 g,灵脂炭15 g,蒲黄炭15 g,鸡血藤25 g, 升麻炭15g,甘草6 g。
, 百拇医药
1.1.2第二阶段:三期调治,固本善后。
月经不调症状消失后,马师采用“经前攻,经期活,经后补,平素调”的方法固本善后。
1)经前宜攻,疏通经脉
马教授主张经前使用攻法,可使气血调畅,经脉流通, 有利于经血的生成,并保证月经如期而潮。临证时马老师常以活血攻下汤(自拟方):桃仁10g、红花30g、赤芍15g、川牛膝30g、泽兰15g,当归15g、丹参15g,川芎10g,枳壳10g,木香10g,降香10g,三棱15g文术15g。
2)经期宜活,祛旧生新
马师认为胞宫所蓄之血,只有及时排出体外,才能保证血脉的正常循行,若经血排出不畅,蓄积于体内,日久必致气血凝滞,甚则形成症瘕积聚。治以活血祛瘀汤加减方药: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益母草15g,制香附10g,桃仁10g,丹参10g,泽兰10g。川牛膝10g小茴香10g,乌药10g;痰湿盛加苍术30g,石菖蒲10g。月经量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既可防气随血脱又可益气固脱。
, 百拇医药
3)经后宜补,补养精血
马师认为经期由于血液不断地排出体外,那么经后机体的气血就处于相对不足状态,因此主张经后宜采用补法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用四二五合方加减:菟丝子30g、桑椹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当归15g、白芍15g、熟地20g、仙茅15g、仙灵脾15g、白术15g、山药10g。
4)平素宜调,澄源治本
临证时马师强调注重肝脾肾三脏,以气血为本,以阴阳为纲,把握虚实病机,提纲挚领,选方用药,以下为马师常用的方法:
调肝若肝血不足,治宜养血补肝、调经理冲,常用方剂如四物汤,药选当归、熟地、白芍、杞果、山萸肉、黄精、何首乌、阿胶等。若肝郁气滞,治宜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常用方剂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药选柴胡、枳壳、芍药、香附、木香、郁金、青陈皮等。若肝郁化火,治宜清肝解郁、凉血调经,常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药选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夏枯草、川楝子等。
理脾脾主运化,升清,故前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治宜益气健脾、养血调经,常用方剂如八珍汤、人参养荣汤,药选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熟地、白芍、陈皮、山药等。脾主统血,喜燥而恶湿。若脾虚湿盛, 治宜健脾、除湿、调经,常用方剂如苍附导痰汤、参苓白术散,药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苡米、白扁豆、枳实、南星、白芥子等。若脾失统摄,治宜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常用方剂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药选人参、白术、黄芪、柴胡、升麻、当归、陈皮、木香、炙甘草、大枣等。, http://www.100md.com(徐冰)
【关键词】排卵功能障碍;不孕;临床经验;马春芬
马春芬教授博学前贤对不孕症之评述,潜心妇科临床三十余载,勤于探索,不断总结,对不孕症各类别,如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以及免疫性不孕等,辨证结合辨病,独树一帜,取得显著临床疗效,被誉为“送子观音”。现将其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包括卵泡发育障碍和卵子排出障碍,主要原因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导致无排卵,伴发的疾病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席汉氏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卵巢早衰及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等所致的无排卵,可呈现闭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崩漏、不孕症等。黄体功能不全指: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萎缩,伴发的疾病有: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催乳素血症、早期流产或早期自然流产等病,可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少、经行乳胀、暗产、滑胎、不孕症等。
, 百拇医药
1.1求子之道,必先调经
祖国医学强调“有诸内者,必形之于外”,月经正常是卵子能正常发育、成熟及逸出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形成胎孕的前提条件,故临床上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症常表现为月经异常。
马教授治疗不孕症时非常重视月经病的调理。治疗月经病常分二个阶段:一、先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消除症状,使经闭者月经来潮,使崩漏者流塞血止,使月经紊乱者经侯如期而至。二、然后运用调经四步法,即“经前攻,经期活,经后补,平素调”调理善后。
1.1.1第一阶段:辨证论治,消除症状
1)闭经、月经后错
马师将闭经分为虚性闭经和实性闭经二大类。前者多以肾虚为主,后者多以气滞血瘀为主。
治疗上,马教授根据虚实不同在辨证基础上采用“通补交替,定时而攻”的方法,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具体用法:虚证明显者以调经助孕汤为主随证加减。具体方法:虚证明显者以调经助孕汤为主随证加减,补益精血。基础方: 调经助孕汤 (熟地黄20 g,当归15 g,白芍15 g,川芎15 g,枸杞子15 g, 车前子,紫河车, 伴血瘀者加川牛膝、三棱、莪术。痰湿者加制苍术、制香附、制南星、陈皮、制半夏、茯苓)、广郁金、炒枳壳、丹参、全瓜蒌、泽泻等。服用半月左右再选用活血攻下汤(自拟方): 桃仁10g、红花30g、赤白芍各15g、川芎10g三棱15g、文术15g、川牛膝30g、泽兰15g,当归15g、丹参25g,川芎10g,枳壳10g,香附0g,降香10g。活血通经,引血下行,促进月经来潮,服一周左右。或轮流交替服用。对于虚实不明显者常辅以超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若彩超提示子宫内膜菲薄,则以补为主,补益精血,若彩超提示子宫内膜接近10mm,则以攻为主,活血通经。
, 百拇医药
2)月经先期
气虚者,基础方:圣愈汤去川芎,加太子参25 g,黄芪25 g,当归15 g,白芍15 g,熟地黄20 g。加减:月经先期有热象者加生地黄15 g,黄芩15 g,藕节15 g;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者加乌贼骨15 g,茜草炭12 g,炒荆芥6 g;肾虚腰痛者加川断20 g,杜仲15 g,甘草6 g。血热者,基础方:两地汤加牡丹皮10g,黄芩12 g,黄连6 g,甘草6 g。
3)崩漏所致不孕
在临证时,马教授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推崇“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治法。她认为“虚、瘀、热”是本病辩证的关键,并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将崩漏分为血热型、脾虚型、血瘀型进行辨证论治。辨证用药时根据“血遇黑则止,炭药通于肾”吾师惯用炭药“贯众炭、生地炭、炒丹皮凉血止血,芥穗炭既能引血归经又能除冲任伏热,棕榈炭涩血止血,为防止血留瘀,加茜草炭,蒲黄炭,血余炭”等。
, 百拇医药
血热者,治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或滋阴清热,固冲止血。方用清热止血汤(自拟方):乌贼骨15 克,茜草炭15 g,黑荆芥10g,生地炭 10 克,藕节15克,生地榆 15 克,仙鹤草 15 克,升麻炭15g,生甘草 3 克。虚热者白芍炭 15 克,女贞子 15 克,旱莲草 15克,熟地炭20克,阿胶 10克(烊化服)。实热者加黑栀子 15 克、黄芩炭 15克、丹皮10克。
脾虚者,基础方:固冲止血汤(自拟方):黄芪30g、党参15g、山药30g、白术炭15g、升麻炭15g,煅龙牡各15g,甘草3 g。加减:出血不止加乌贼骨15 g,茜草炭15 g,黑荆芥6 g,甘草6 g;月经量大加三七粉、地榆炭、贯众炭;出血日久加金银花、连翘。气血双亏者,黄芪量可用60g。
气滞血瘀者,基础方:活血止血汤(自拟方):桃仁10g,红花30g,当归15g赤芍15g,阿胶15 g,川牛膝15 g,灵脂炭15 g,蒲黄炭15 g,鸡血藤25 g, 升麻炭15g,甘草6 g。
, 百拇医药
1.1.2第二阶段:三期调治,固本善后。
月经不调症状消失后,马师采用“经前攻,经期活,经后补,平素调”的方法固本善后。
1)经前宜攻,疏通经脉
马教授主张经前使用攻法,可使气血调畅,经脉流通, 有利于经血的生成,并保证月经如期而潮。临证时马老师常以活血攻下汤(自拟方):桃仁10g、红花30g、赤芍15g、川牛膝30g、泽兰15g,当归15g、丹参15g,川芎10g,枳壳10g,木香10g,降香10g,三棱15g文术15g。
2)经期宜活,祛旧生新
马师认为胞宫所蓄之血,只有及时排出体外,才能保证血脉的正常循行,若经血排出不畅,蓄积于体内,日久必致气血凝滞,甚则形成症瘕积聚。治以活血祛瘀汤加减方药: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益母草15g,制香附10g,桃仁10g,丹参10g,泽兰10g。川牛膝10g小茴香10g,乌药10g;痰湿盛加苍术30g,石菖蒲10g。月经量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既可防气随血脱又可益气固脱。
, 百拇医药
3)经后宜补,补养精血
马师认为经期由于血液不断地排出体外,那么经后机体的气血就处于相对不足状态,因此主张经后宜采用补法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用四二五合方加减:菟丝子30g、桑椹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当归15g、白芍15g、熟地20g、仙茅15g、仙灵脾15g、白术15g、山药10g。
4)平素宜调,澄源治本
临证时马师强调注重肝脾肾三脏,以气血为本,以阴阳为纲,把握虚实病机,提纲挚领,选方用药,以下为马师常用的方法:
调肝若肝血不足,治宜养血补肝、调经理冲,常用方剂如四物汤,药选当归、熟地、白芍、杞果、山萸肉、黄精、何首乌、阿胶等。若肝郁气滞,治宜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常用方剂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药选柴胡、枳壳、芍药、香附、木香、郁金、青陈皮等。若肝郁化火,治宜清肝解郁、凉血调经,常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药选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夏枯草、川楝子等。
理脾脾主运化,升清,故前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治宜益气健脾、养血调经,常用方剂如八珍汤、人参养荣汤,药选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熟地、白芍、陈皮、山药等。脾主统血,喜燥而恶湿。若脾虚湿盛, 治宜健脾、除湿、调经,常用方剂如苍附导痰汤、参苓白术散,药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苡米、白扁豆、枳实、南星、白芥子等。若脾失统摄,治宜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常用方剂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药选人参、白术、黄芪、柴胡、升麻、当归、陈皮、木香、炙甘草、大枣等。, http://www.100md.com(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