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108236
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品的必要性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陈义
第1页

    参见附件(2730KB,2页)。

     【摘要】《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经实施并且不断完善,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在不断规范的同时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趋势,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建立更加科学、可行、有效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发展情况,以及现阶段中药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指标与限度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增加制剂质量的可控性,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批次间的稳定,对于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质量标准;含量测定;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制定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有:GLP、GMP、GCP、 GSP、 GAP, 但这些标准还远不能够覆盖中药生产的系列环节。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设备仪器水平的迅速提高,中药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建立对中药的质量控制体系必须立足于中药的特色。复方中药的整体作用特点决定了中药不同于西药。中药的质量评价已由以往的只凭性状鉴别,发展到以化学成分和对照药材为对照来评价药品的内在质量,这对于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药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然而,我国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中药材生产可控性差,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阻碍中药产业的发展。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03年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规定2002年6月1日后,国家将实施中药材GAP;2003年11月起,国家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并组织认证试点工作。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进程。1

    1.1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发展

    我国药典已出版了7部,可以看出中药质量标准逐步发展完善的轨迹。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53-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初级个阶段,处于外观形态的经验鉴别水平;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第发展阶段,收载了显微鉴别,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说法;1985-2000年版的4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可以看作特色阶段,在“突出特色、立足提高”的指导思想下,中药质量标准迅速提高。从1985年版开始,薄层色谱正式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质量控制,结束了中药无专属鉴别的历史。1990年版中药薄层色谱鉴别设置了对照药材,体现了专属性和整体性,具有可控性。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使用现代仪器检测方法测定中药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到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HPLC法测定的品种数已达105个,TLCS法测定品种为60个,GC法测定品种为11个。2005年版共收载的572种中药(饮片和提取物)中,仅有60%有过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报道,约20%进行过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至今已阐明其有效成分的品种不足5%,使得含测指标的选择往往不是有效成分而仅仅是指标成分,对质量控制的意义有限。2

    1.2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含量测定的意义

    含量测定作为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对于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新药而言,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药品质量。但对于复方制剂,以及采用多种不同提取方式或多条提取路线的工艺和多个有效部位制成的新药而言,仅建立某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但只要指标选择恰当,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1.3药典标准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药典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法典,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也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准绳。现将历版收藏药典收载品种情况统计如下,见表1。

    2建立中药质量标准多指标含量测定的必要性

    根据现阶段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结合我国中药质量控制的国情,掌握熟悉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模式。新的有效部位中药制剂和现代复方中药制剂的研发不断增多,新的工艺及多种不同提取方式并用于药品的研究及生产。如超细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超滤技术、超声技术等。

    2.1含量测定要强调中药特点

    含量测定项指标化学成分的选择要明确处方各药味的化学成分及与制剂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并结合制剂的提取制备工艺来综合选择。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往往采取多种工艺处理药味,如制剂制备过程中一部分采用乙醇提取,另一部分采用水提取,对此要在选择制剂含测指标时充分考虑是否能反映大部分药味的提取、纯化工艺情况,建立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现行国家中药标准中共收载了药材及其饮片551种,其中饮片只有127种,且绝大多数的标准不完善。中药标准主要是药材的标准,中药的理论中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归根结底还是化学物质的表现结果,测定某指标成分的含量就是要把作用物质量化,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3

    2.2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要考虑与基础研究的关联

    利用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需考虑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应结合新药应用研究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资料是药品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应加以充分利用,体现研究的继承性。如板蓝根一直缺少合适的含测指标,现发现其所含喹唑酮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且溶于水及乙醇,含量稳定,有代表性,适用于作为板蓝根的质控指标。

    3、关于含测指标的选择

    由于法规的要求,含测指标的选择还要受是否能购得对照品作为选择的依据,由于新的对照品研究申报比较烦琐,要求较高,研究者很少主动进行基础研究,分离鉴定新的有效成分,并以之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建立新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于由多个有效部位组成的制剂,如含有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等的制剂,应分别建立各大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各部位相应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大类成分的检测中,应非凡注重排除制剂中背景的干扰,以免造成含测结果虚高。

    总之,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往往难以明确,其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中药具有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等特点,其质量标准的研究是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根据新药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使质量标准能够反应中药新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能反应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增加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