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理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684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胶囊的药理作用,分析其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活血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倦怠嗜睡3例,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血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理想,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活血胶囊;椎动脉型颈椎病;药理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为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是颈椎骨质增生或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综合征。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及椎动脉本身退变为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因素。该型在颈椎病中的发病率约为20%[1]。我院自近年来采用活血胶囊治疗CSA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活血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神经病学》中的确诊标准[2],颈椎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曲异常,且脑血流图检查显示椎动脉供血不足并排除器质性病变、精神疾患及过敏体质者。观察组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8~81岁,平均62.5岁;病程1~15年,平均6.8年;严重程度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4例;基础疾病中高血压者23例,冠心病者15例;糖尿病者1例。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40~82岁,平均63.7岁;病程1~13年,平均6.5年;严重程度轻度14例,中度13例,重度4例;基础疾病中高血压者18例,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者2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瞩患者适当休息,纠正不良姿势习惯,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622,5mg/粒)每日1次,每日2粒;观察组患者给予活血胶囊(西安大唐制药集团生产,国药准字B20020336,300mg/粒)每日2次,每日2粒。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头痛、头晕、头昏、耳鸣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旋转和后伸无异常,旋颈实验阴性;显效: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旋转和后伸轻微异常,旋颈实验阳性;有效:以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颈部旋转和后伸异常,旋颈实验阳性;无效: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善,颈部旋转和后伸持续异常,旋颈实验持续阳性。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倦怠嗜睡3例,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机械性压迫或牵拉是CSA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或失稳,钩椎关节及后外方小关节骨质增生、骨赘形成,横突孔狭窄等原因均可压迫椎动脉。骨赘的压迫是比较常见的原因,而周围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影响也较常见。另外,髓核脱出,穿破椎体后缘侧方之后纵韧带进入椎管时,则有可能达到椎间孔处,在压迫脊神经根的同时波及椎动脉。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老年患者颈椎旁肌肉的病理改变(如肌肉纤维萎缩、退化、慢性炎性改变等)也是发生颈椎病的重要原因[3]。
CSA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等范畴,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还根据疼痛症状和发生部位将痹证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和皮痹。在病因学上中医认为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均可导致颈椎部疼痛,从而发生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不论是外邪侵袭还是内伤不足引起的颈椎部疼痛均可概括为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引起。而现代医学对CSA的病因研究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病理基础,这恰恰与中医的“淤血不能荣养经络”、“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等理论相合。
活血胶囊的主要成分是黄芪、桃仁、红花、牛膝、酸枣仁、赤芍、枳壳、桔梗、当归、甘草,方中以活血化瘀、养血行气药物为主,针对颈椎病气血瘀滞的病机进行对症治疗,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缓急止痛的效果。现代研究证明[4],桃仁中富含的桃仁蛋白(PR-A、PR-B)对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肿胀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可以降低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另外,桃仁对实验性炎症所致疼痛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红花为中药中较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其主要成分红花苷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凝集具有抑制作用,并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红花苷还可以抑制Ox-LDL所诱导血管平滑肌的增殖,降低体内LDL水平,减少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的来源,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而这也是导致CSA发生的重要原因。牛膝主要成分为牛膝总皂甙,其具有明显的降低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且对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具有明显的镇痛消炎效果。现代研究证明[5],赤芍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及静脉回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停滞现象,赤芍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对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赤芍提取物可以明显延长大鼠血浆凝固时间,促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还可以显著抑制尿激酶对纤溶酶原的激活,另外赤芍还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免疫调节功能,对CSA椎-基底动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方中其他成分如黄芪、酸枣仁、枳壳、桔梗、当归等均对局部血液循环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对增加CSA动脉供血和稳定神经功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文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用药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活血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丁喜瑞,古永明,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13(4):127—12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