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创伤或骨折手术后,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集而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轻者可导致伤残,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本文对159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9例,其中男113例,女46例,年龄43~91岁,平均65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股骨头置换术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41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20例。分别伴有高血压病17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1例。
1.2方法 加强预防,综合评估骨科术后患者,确定高危人群,从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
1.3结果 本组159例患者,术后有6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4~6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2预防及护理
2.1术前准备 除骨科手术常规检查外,应着重检查血凝全套,辅助检查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术前心脏、腹部、盆腔及其他部位静脉血栓。
2.2心理护理 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式及本院开展的情况,麻醉注意事项,用同种实例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术前宣教 高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DVT,针对上述情况采取预防措施(1)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使病人及家属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主动配合治疗。(2)劝导吸烟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3)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如四头肌锻炼及背伸、跖曲、被动按摩等。
, 百拇医药
2.4术后护理
2.4.1体位的护理 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约20~30cm,膝关节屈曲15°可利于静脉回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外展30°中立位,注意不在患者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2.4.2保持引流通畅:术后一般需放置引流管,护士要注意观察,保持有效引流。如引流液过少,病人主诉局部肿胀,须及时查找原因,减少局部受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2.4.3下肢血液回流的观察:骨科大手术DVT高危期是术后12~24h,这一阶段小腿DVT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肢体的肿胀程度、肤色、感觉、浅静脉充盈情况可反映下肢静脉回流情况。术后患肢轻度肿胀是正常现象,如出现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发展的凹陷性水肿并伴有浅静脉充盈、皮肤青紫及潮红等为静脉淤滞所致。因此,术后应认真观察下肢皮色、皮温、肿胀程度,必要时测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 百拇医药
2.4.4早期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预防DVT发生。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并督促患者做患侧趾、踝、膝等关节早期主动、被动屈伸活动,抬高患肢,做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的向心性按摩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10次/2h。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10次/h,做键侧肢体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缩等运动,以带动患侧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流淤滞。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
2.4.5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低脂、高蛋白、粗纤维食物,同时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大便干燥的效果,避免便秘时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而导致DVT。让患者禁烟,并远离吸烟环境,防止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痉挛。
2.4.6药物的预防:对于DVT高危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特别是有脑血管病史者应预防性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红花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切口、针眼、牙龈、皮肤粘膜、消化道等处有无出血情况。
, 百拇医药
小结: 尽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尽早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严格有效地落实DVT预防和护理措施,便可大大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菊,魏丛秀,郭萍. 骨科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 当代护士.2009, 3: 26-27.
[2]刘聪,夏文芬,付丽萍等.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及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12(4):47-49.
[3]张红梅,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96例护理措施 .当代医学,2009,16:114-115., 百拇医药(余爱轩 陈学英)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9例,其中男113例,女46例,年龄43~91岁,平均65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股骨头置换术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41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20例。分别伴有高血压病17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1例。
1.2方法 加强预防,综合评估骨科术后患者,确定高危人群,从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
1.3结果 本组159例患者,术后有6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4~6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2预防及护理
2.1术前准备 除骨科手术常规检查外,应着重检查血凝全套,辅助检查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术前心脏、腹部、盆腔及其他部位静脉血栓。
2.2心理护理 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式及本院开展的情况,麻醉注意事项,用同种实例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术前宣教 高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DVT,针对上述情况采取预防措施(1)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使病人及家属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主动配合治疗。(2)劝导吸烟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3)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如四头肌锻炼及背伸、跖曲、被动按摩等。
, 百拇医药
2.4术后护理
2.4.1体位的护理 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约20~30cm,膝关节屈曲15°可利于静脉回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外展30°中立位,注意不在患者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2.4.2保持引流通畅:术后一般需放置引流管,护士要注意观察,保持有效引流。如引流液过少,病人主诉局部肿胀,须及时查找原因,减少局部受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2.4.3下肢血液回流的观察:骨科大手术DVT高危期是术后12~24h,这一阶段小腿DVT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肢体的肿胀程度、肤色、感觉、浅静脉充盈情况可反映下肢静脉回流情况。术后患肢轻度肿胀是正常现象,如出现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发展的凹陷性水肿并伴有浅静脉充盈、皮肤青紫及潮红等为静脉淤滞所致。因此,术后应认真观察下肢皮色、皮温、肿胀程度,必要时测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 百拇医药
2.4.4早期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预防DVT发生。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并督促患者做患侧趾、踝、膝等关节早期主动、被动屈伸活动,抬高患肢,做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的向心性按摩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10次/2h。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10次/h,做键侧肢体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缩等运动,以带动患侧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流淤滞。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
2.4.5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低脂、高蛋白、粗纤维食物,同时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大便干燥的效果,避免便秘时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而导致DVT。让患者禁烟,并远离吸烟环境,防止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痉挛。
2.4.6药物的预防:对于DVT高危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特别是有脑血管病史者应预防性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红花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切口、针眼、牙龈、皮肤粘膜、消化道等处有无出血情况。
, 百拇医药
小结: 尽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下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尽早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严格有效地落实DVT预防和护理措施,便可大大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菊,魏丛秀,郭萍. 骨科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 当代护士.2009, 3: 26-27.
[2]刘聪,夏文芬,付丽萍等.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及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12(4):47-49.
[3]张红梅,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96例护理措施 .当代医学,2009,16:114-115., 百拇医药(余爱轩 陈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