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107696
心理干预对外伤性失明患者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付金妹
第1页

    参见附件(1193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外伤性失明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对57例外伤性失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其作心理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行为状况。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57例病人护理后情绪稳定者54例(94.74%),与护理前19例(33.33%)比,有统计学意义(ρ<0.01)。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外伤性失明患者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外伤性失明;心理干预;情绪稳定

    外伤性失明,常为械斗、爆炸性等导致,病人一时难以接受这一后果,情绪波动在入院一周内表现得特别明显。我院五官科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7例。我们为他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效果尚满意,现报告于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57例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21-57岁,平均36.9岁。病程1h~4d。全系单眼。拳击致盲27例,爆炸物致盲18例,器械戳伤11例,其它伤1例,左眼28例,右眼29例。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等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

    1.2治疗方法。57例患者全部做受伤眼的眼球摘除术。

    1.3心理干预措施外伤性失明多系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而且往往不能通过特定治疗痊愈、好转。病人入院后情绪极不稳定。加上失明眼无光感,疼痛等不适,病人知道要摘除眼球,因而烦躁、紧张、悲观、抑郁等,由心理压力所致的精神状态一下萌生。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应通过观察、交谈、调查等,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进行评估(通过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等[1]),制定护理措施。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个体化的心理抚慰,减少病人心理压力,让其具有正常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1.3.1消除恐惧护理。特别是将病人送入手术室内做伤眼摘除前,病人的这一心理状态存在率较高。本组有55例(96.49%)存有此心态。因为受外伤打击时间不久,本已失明,又被告之要剜去伤眼,因此一般人很难接受,恐惧心理顿生。

    1.3.2消除紧张、焦虑护理。这一心理状态与恐惧一脉相承,互为影响,若不加以疏导,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应从还有一只健康眼的基点出发,讲述还不是全盲,只要自己悉心保护剩下的一只健康眼睛,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主动地与病人沟通,在交谈中,让病人感觉到,你真心在关心他。让他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

    1.3.3消除抑郁护理。抑郁和悲观、孤独心理常同时存在,这在病前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极易产生。本组有5例(8.77%)。在此心理状态,因心理负担重,变得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谈,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冲动。这种心理状态和烦躁、易怒、恐惧心理不同,护理人员不和病人作深入的交谈,很难发现这种心理的存在。因此对此类患者,入院后寡言少语者、表情淡漠者等,要深入挖掘他的这一心理状态。积极和家属、亲友配合,多给予鼓励、支持、同情。宜主动、多次与病人沟通、交流,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在院的治疗护理,取得最好的疗效。

    1.4 比较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前(情绪稳定)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作x2检验,ρ<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人心理干预前后情绪变化比较,见表1。

    表1病人心理干预前后情绪比较[n(%)]

    2.2本组无1例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3讨论

    3.1单眼失明而做伤眼眼球摘除者,心理负担往往比其它疾病表现得更为复杂而沉重。一则,这一打击让其进入残疾人行列。二则致残往往系暴力所致。所以伤后对致伤者恨之入骨。因此,做好这一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2]。

    3.2护理人员做心理护理,往往没有单一的的护理模式。因人而异的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首先摸清病人的心理变化内涵是什么,抓不到这一点,心理护理缺少了针对性,将是一事无成。

    3.3心理护理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有心”。无心的心理护理是达不到心理护理效果的。本组调查、分析,正是从“有心”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57例病人经心理护理,出院时,94.74%的病人已情绪稳定,治愈出院[3]。

    4小结

    外伤性失明患者是易发生心理障碍的弱式人群,以往社会及患者对其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对已发生的心理问题缺乏主动性,社会也较少提供及时、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干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态度,树立信心,增强免疫功能,将得到社会及医护人员的重视和支持[4]。

    参考文献

    [1]田军英. 心理干预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7:7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