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 )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但人们对它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弄清,中医将其归属为“痛经”、“癥瘕”等范畴,中医治疗EMS的疗效要要优于西医,且副作用少,复发率小,前景广阔。【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疗法;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以具有功能性的子宫腺体和间质组织生异位长于正常子宫以外为特征[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痛经、性交痛、盆腔痛)不孕和月经异常。目前,内异症的发生发展逐渐呈现年轻化低龄化的特点,由于其病程缠绵反复,对广大妇女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现将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之中医药治疗的进展做如下综述。
1病因病机
在中医学中,没有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对应的确切病名,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痛经”、“不孕”、“癥瘕“等论述中。隋《诸病源候论》中所述:“血癥令人腰痛,不可以仰俯,横骨下有积气,牢如石,小腹里急苦痛,深达腰腹,下挛阴里……月水不时,乍来乍不来,此病令人无子。”《金匾要略》曰:“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此描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清代柳宝治《柳选四家医案》“痛经数年,不得孕育,腹中有块凝滞……询之闺阁之时无是病,既嫁之后有是疾。”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归·癥瘕类》:“瘀血留滞做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