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TGF -β1及其Ⅰ\Ⅱ型受体mRNA与NF-κB表达的影响(2)
第1页 |
参见附件(4129KB,4页)。
1.4方法
1.4.1细胞培养Lx-2细胞株为表型活化的HSC。采用含10% 小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常规培养于37℃、5% CO2培养箱中,每3~4d 传代1次。
1.4.2实验分组实验分为TMP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其中TMP组包括50mg/L、200mg/L、800mg/L五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选择苦参素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用药剂量为500mg/L;阴性对照组,加入等容量不含药物的培养液。
1.4.3 免疫组化SP法检测HSC中NF-κB表达的核转移以1×104 ml-1 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制备细胞爬片。预培养24h后分别按拟定剂量加入各组药物,继续培养48h。S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NF-κB的表达,抗NF-κB p65抗体稀释度1:100根据染色结果分析NF-κB表达的核转移。
1.4.4RT-PCR法检测HSC中TGF-β1及其Ⅰ型和Ⅱ型受体mRNA表达制备细胞爬片,分别加入各组药物后继续培养48h。引物设计,根据Genebank中人TGF-β1及其Ⅰ型和Ⅱ型受体的mRNA或cDNA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RT-PCR测定所需引物序列:GAPDH(212bp)A:5’-CCTGGAAGATGGTGATGGGATT-3’,S:5’-GAACGGATTTGGTCGTATTGGG-3’;TGF-β1(321bp)A:5’-CTAAGGCGAAAGCCCTCAAT- 3’,S:5’-GCAGGAAACCCACAACGAA-3’;TβRⅠ(287bp)A:5’-CCTCACGGAACCACGAAC-3’,S:5’-CCGCACTGTCATTCACCA- 3’;TβRⅡ(387bp)A:5’-TGTCCCAGAGCACCAGAG- 3’,S:5’-ACGCCAAGGGCAACTTAC-3’。Trizol抽提总RNA,方法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RNA浓度为1.8。逆转录扩增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PCR循环参数为94℃ 2 min预变性,94℃ 30 s、58℃ 30 s、72℃ 1 min循环30次,72℃延伸7 min,4℃保存。取10 μL RT-PCR产物,1.5%含0.5×TBE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光密度分析。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结果用SPSS l0.0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统计前均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取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 结果
2.1NF-κB表达的核转移
阴性对照组NF-κB表达大多已转位于细胞核;阳性对照组NF-κB表达部分位于细胞浆,部分转移至细胞核;TMP组NF-κB表达较少,并主要位于细胞浆,很少发生核转移,见图1。
2.2TMP对HSC中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MP组、阳性对照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TMP 50 mg/L 、200 mg/L 浓度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MP 800 mg/L 浓度组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2.3 TMP对HSC中TβRⅠmRNA表达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TMP 200 mg/L、800 mg/L组TβRⅠ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TMP 800 mg/L组TβRⅠmRN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4TMP对HSC中TβRⅡmRNA表达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TβRⅡ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MP 200 mg/L、TMP 800 mg/L浓度组的TβRⅡ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TMP 200 mg/L 浓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MP 200 mg/L 、800 mg/L 浓度组TβRⅡmRN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见表1)。
图1 HSC NF-κB的表达(sp染色 ×400)
A为阴性对照组NF-κB大量表达,细胞核及细胞浆匀有深棕黄色染色。B为阳性对照组NF-κB表达减少,细胞核及细胞浆染色变浅呈黄色。C为TMP组NF-κB几乎无核表达,细胞浆染色呈淡黄色。
表 1TMP对HSC中TGF-β1及其Ⅰ型和Ⅱ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x±S)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ΔP<0.05,ΔΔ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3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HSC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主要效应细胞[5]。正常生理条件下HSC呈静息状态,储存和代谢维生素A,较紧缩,产生少量的Ⅲ型及Ⅳ型胶原。肝脏损伤时,枯否细胞、肝实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产生的激活始动因子激活HSC,使之转化为肌成纤维样细胞,表现为脂滴丢失,形态改变,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大量增殖,大量合成ECM,表达α-SMA,具有收缩功能[6]。活化的HSC产生大量间质胶原和其他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29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