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剖宫手术中的应用及评价
第1页 |
参见附件(1176KB,1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与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剖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产科剖宫手术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无差异,经过护理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基本无变化;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产科剖宫手术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健康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剖宫手术;自我效能感
众所周知,剖宫手术是一个以急性手术方式,严重创伤造成产妇与新生儿相应生理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等,给患者与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导会严重的心理反应 [1]。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尽快恢复相关功能和及早泌乳非常关键[2]。作者通过拟定实施剖宫产术后促进产妇早日恢复功能及早期泌乳的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病例全部来自于2010年5月至11月在我院产科住行剖宫产的产妇40例,产妇为第一胎足月,年龄21-3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O例,麻醉方式匀为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年龄孕产次、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如体位护理、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1)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后卧床产妇的生活需由他人协助,同时产妇由于对切口愈合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对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加上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产妇腰酸背痛而出现焦虑、不安[3]。护士要主动告慰产妇,同时让产妇感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产妇由关注自我转化为照顾新生儿,忘记自身伤口、宫缩疼痛及其他不适感,从而使产妇处于最佳的身心康复状态。特别要向孕妇及家属强调母乳喂养的意义、初乳的作用,使其对母乳喂养有充分认识并消除负性情绪,促进早期哺乳的成功。(2)对剖宫产孕妇完成一次评估、二次评估和诊断后,排列出护理诊断的优先次序,制定出对接受护理后患者将无效的行为改变为适应的行为,或维持和增加适应的行为目标。选择和实施使患者适应模式的措施后,评价和检验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严格执行上述护理计划和目标[4]。(3)鼓励早期活动:术后鼓励并帮助剖宫产产妇早期床上活动,如随时调整卧位,保持舒适,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肛门排气和子宫恢复,使产妇及家属意识到剖宫产术只是分娩的一种方式,并非是疾病性手术;同时做早吸吮、按需喂养的宣教。
1.3 观察指标 自我效能感(GSES):采用四级评分(1-4)。同时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
1.4 数据统计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变化 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比较见表1。可见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
表1:两组产妇临床指标变化分析(min,x±s)
2.2 自我效能感得分 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无差异,经过护理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基本无变化;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x±s)
3 讨论
近几年来,剖宫产率迅速上升,一般已达30%。积极实行临床护理路径,鼓励产妇尽早离床活动,促进乳汁分泌、肛门排气、提高产妇舒适度、促进产妇子宫复旧机体康复,是剖宫产术后的主要护理目标之一[5]。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无差异,经过护理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基本无变化;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产科剖宫手术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增强健康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凌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翻身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30-31.
[2] 刘桂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