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8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147KB,1页)。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采用中医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所收治的患者分为5种类型,肝阳上亢型、肝郁气滞型、痰浊中阻型、阴虚阳亢型、气阴两虚型,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症型辩证给予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研究的80例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显效的有35例,有效的有38例,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具有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有效预防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等特点。
【关键词】 中医;辩证施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尤其以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血管疾病。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高血压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生活。在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肝阳”、“肝火”、“眩晕”、“头痛”等的范畴内,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机体乏力等。笔者观察80例高血压患者的在中医辨证治疗下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医治疗的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所选中的对象为我院在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符合1998年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大会制定的标准,即静息时静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第1,2,3级。所收治的患者中男性有46例,女性有34例,年龄在36~82岁,平均年龄为56.2岁。临床主要表现有头晕、视力减退、失眠健忘、心烦口干、腰膝酸软、脉弦细等症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将高血压患者分为5中症型:肝阳上亢型、肝郁气滞型、痰浊中阻型、阴虚阳亢型、气阴两虚型。
1.2 治疗方法:(1)对于肝阳上亢的患者,主要有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有力。在治疗时应以平肝潜阳,清降利窍作为治疗目的,所使用的基本方为天麻、钩藤、石决明、怀牛膝、菊花、首乌藤、茯神、黄芩、半夏、龙胆草、玄参、蔓荆子。大便秘结的患者可以适当配伍大黄、芒硝使用,肝阳亢盛且化风而动者可以配伍羚羊角汤。(2)对于肝郁气滞的患者,应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基本方药为柴胡、当归、川芎、白术、枳实、钩藤、石决明、白芍、茯苓、丹参、甘草。(3)对于痰浊中阻的患者,在治疗时应以益气活血、理气化痰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基本方药为黄芪、丹参、半夏、陈皮、菊花、茯苓、白术、天麻、橘络、白僵蚕。风痰阻窍、言语不畅者可以配伍使用石菖蒲、胆南星使用,眩晕感重、呕吐不断者可以配伍代赭石、旋覆花使用。(4)对于阴虚阳亢的患者,应以滋补肾阴,潜阳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基本方药为黄芪、丹参、熟地、女贞子、何首乌、醋五味子、白芍、枸杞子、麦冬、钩藤、天麻、山药、山茱萸。(5)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在治疗时应以补血益气、健脾和胃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基本方药的组成为黄芪、人参、丹参、当归、熟地、白芍、远志、茯苓、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甘草。脾虚下陷者可以配伍使用补中益气汤,失眠健忘者可以配伍使用归脾汤。
2 结果
本组研究的80例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显效的有35例,有效的有38例,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25%。
表一 中医辩证治疗效果
3 讨论
我国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与患者的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及先天禀赋异常等因素有关。主要由于机体阴阳失衡,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引起的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或者是由于气血、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而形成眩晕、头痛。高血压患者随着病程的延续,病情的发展,会影响到血分,可导致血行不畅、淤血阻滞经络。久病不愈,可能损伤到阴阳造成阴阳两虚,并累及心、脑、肾等,出现中风、水肿等危侯。
本组研究中,将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分为5种症型,在治疗中分别以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化痰除湿、调和阴阳、滋补气血等目的进行治疗。
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证的将患者的情况归类,找出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所在,然后根据症型选择合适的方药,合理配伍,随症加减使用。中药降压的优势不在于降压的速度,而在于其能够调节机体脏腑的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且能预防和治疗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其将进行有规律的生活,保证充分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