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132418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吴芸 栗庆山
第1页

    参见附件(1283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温针灸;穴位注射,夹脊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其主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甚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本病好发于20—40岁,近年来发病年龄也趋于增大。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针灸仍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疗原则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为主。我院采用温针灸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7岁。其中40岁以下43例,病程最短者9天,最长者3年。全部患者均经CT检查定位,其中病位在L3—L4椎间者10例,L4—L5椎间者24 例,L5—S1椎间者26例。患者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60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诊断。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取穴:分两组,第一组取腰2-5骶1夹脊穴,委中,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第二组取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穴位,针刺腰夹脊穴时用2.5寸毫针垂直进针,捻转得气向臀部放射为佳,针刺环跳穴时用3寸毫针刺入,使针感放射至足部为佳;其它穴位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针柄装上2.5cm长的艾条,连续灸3壮起针后,按压针孔。两组穴位交替。

    2.2对照组

    取穴:同温针灸组。

    操作方法:用牙科5号针头,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丹参注射液3ml,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两组穴位交替。

    以上方法每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3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疼痛症状消失,脊柱无侧弯,压痛点放射消失,直腿抬高〉80度无疼痛;显效:腰腿疼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度基本正常,生活自理;有效:腰腿疼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表1温针灸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温针灸组609406590.17

    对照组60526151476.67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环的破裂和髓核突出,并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 脊髓等,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因此,治疗本病的关键是消除神经根水肿 充血,促进破损纤维环的修复。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多由劳累过度,或跌仆闪挫,或感受风寒湿邪日久等,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为此,我们使用温针[1]的方法使局部肿胀明显减轻,使血浆皮质醇明显升高,皮质醇的水平升高就有抗炎消肿作用,增加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体液免疫作用。明 李梃《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散也。寒者灸之,使气多温也,热者灸之,引邪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止痛作用。穴位注射可以直接刺激受压神经,从而使神经释放一定的化学递质,在化学递质作用下起镇痛作用[2]。且穴位注射能较长时间刺激穴位,可以减轻受压神经根充血,消除水肿,促进吸收,解除上下锥体对椎间盘的压力[3]。此外,丹参具有很好的补气活血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