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7期
编号:12132102
病理性齿痕舌临床舌象特征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7期
     有研究指出,淡白舌的形成机制主要是与贫血、组织消肿有关,与胖大舌形成机制相似。而舌体胖大又易导致齿痕的出现,故一般认为淡白舌、胖大舌和齿痕舌三种舌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联系。如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虽然齿痕舌多伴见舌体胖大、淡白舌,但有齿痕舌体并不一定就胖大,舌色也不一定就是淡白。瘦小舌体和正常舌体也可同见齿痕舌,此观点与国内某些研究相一致[5]。

    3.1.2舌苔

    在齿痕舌患者中出现少苔和厚苔的几率是很低的,而薄苔和略厚苔较为多见,分别为55.41% 和 35.08%。其出现率为无论哪个年龄段的齿痕舌患者都以白苔多见,其出现率为48.85%,随着年龄的增长白苔的比例有所降低。黄白相兼苔和黄苔在齿痕舌患者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为28.52%和 20.66%,而深黄苔的出现几率是很低的,只有1.97%。中医学认为齿痕舌主气虚,多伴见淡白舌、薄白苔,本次调查结果与相关报道和专著记载基本一致。
, 百拇医药
    3.2不同程度齿痕舌的舌象特征

    临床资料表明齿痕程度与舌色、舌体胖瘦可以表示一定的病理信息。本研究发现齿痕程度与舌色的关系似乎不太明确,齿痕轻度组出现暗红舌的比例为26.14%,齿痕中度组出现暗红舌的比例为26.60%,齿痕重度组出现暗红舌的比例为27.58%,也就是说随着齿痕程度的加重,暗红舌的出现率有所提高。淡白舌在各组中出现率相对较高,而红舌在齿痕中度组中出现率最高。

    在舌体方面,我们发现齿痕轻度组仍以胖大舌多见,齿痕中、重度组舌体多正常,并且,随着齿痕程度的加重,胖大舌的出现率反而逐渐下降。瘦小舌在各程度组中的出现率均最低,而正常舌和瘦小舌的比例相对逐渐增加。瘦小舌在齿痕重度组的出现率最高,达12.07%。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轻度齿痕是由于舌体胖大受到齿缘压迫所致,而中、重度齿痕与胖大舌并无明显关系。瘦小舌也可以出现齿痕舌,有可能是因为气血不足或阴虚,舌体瘦薄松软失养有关,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百拇医药
    舌苔的表现与齿痕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舌苔厚度与齿痕程度几乎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随着齿痕程度的加重,舌苔也相应的变厚,厚苔的比例明显增多,而薄苔的比例逐渐下降。略厚苔在齿痕重度组达到最高,为44.82%,薄苔下降明显至44.83%。黄白相兼苔、黄苔、深黄苔在齿痕重度组达到最高,分别为31.03%、27.59%、5.17%,可见随着齿痕程度的加重舌苔的颜色是由白逐渐变黄的。

    参考文献

    [1]陶杏芬.中医舌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河北中西结合杂志,1999,8(2):251-252

    [2]梁嵘,王召平编译.腻苔与齿痕舌的流行病学调查[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1):10

    [3]张远炎,陈红珍,黄才华等.新疆喀什1499名中小学生舌象调查分析[J].中医杂志,1998,39(3):175-176

    [4]赵亚丽,西广成,刘艳骄.用相关系数方法探讨齿痕舌出现的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9):77-79

    [5]金芬芳.齿痕舌的现代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57-59

    [6]李敏(412012湖南株洲市高家坳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于2006年至今从事中医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