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519KB,2页)。
【摘要】目的:对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ADR)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涉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男性患者41例,占52.56%;女性患者37例,占47.44%。16岁以下儿童19例,占24.36%;16~60岁成年人17例,占21.80%;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占53.84%。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中青霉素药物30例,占38.46%;头孢菌素类药物23例,占29.48%;喹诺酮类类药物18例,占23.08%;β-内酰胺类药物7例,占8.97%。其中引起19例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有10例是由青霉素类引起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65例,占83.33%;口服给药9例,占11.54%;肌肉注射4例,占5.1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52例,占66.67%;胃肠道功能失调21例,占26.92%;过敏反应5例,占6.4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到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在控制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疗效[1]。但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涉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不良反应报告均由护士、临床药师、门诊或住院医师发现后通过科室呈报的方法直接报告。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既往病史、临床诊断、用药情况(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有效期、合并用药等)。
1.2研究方法
对全部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分布比较分析情况见表1。
表1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性别分布比较分析情况 例(%)
性别例数百分比
男性4152.56
女性3747.44
通过表1可以得出,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男性患者41例,占52.56%;女性患者37例,占47.44%。男女所占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2.2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特征见表2。
表27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特征例(%)
年龄(岁)例数百分比
﹤161924.36
16~601721.80
﹥604253.84
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于16岁以下儿童19例,占24.36%;16~60岁成年人17例,占21.80%;60岁以上老年人42例,占53.8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老年人最为常见,其次为儿童,再次为成年人。
2.3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品种分布
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中青霉素药物30例,占38.46%;头孢菌素类药物23例,占29.48%;喹诺酮类类药物18例,占23.08%;β-内酰胺类药物7例,占8.97%。其中引起19例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有10例是由青霉素类引起的。
2.4不良反应发生的给药途径分布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最常见的是静脉滴注65例,占83.33%,;其次是口服给药9例,占11.54%;肌肉注射4例,占5.13%。
2.5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分布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和皮肤附件损害52例,占66.67%,主要表现为皮炎、皮疹、风疹、荨麻疹、红肿、瘙痒等;胃肠道功能失调21例,占26.92%,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泛酸、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过敏反应5例,占6.41%,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乏力、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
2.6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后
7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时间最短者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最长者在用药1周后出现,大多数不良反应在用药3d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后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8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大多数反应程度较轻,停药后即好转,少数反应严重者需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78例患者中除1例因过敏性休克死亡外,其余77例患者经过及时处理后均治愈或好转。
3讨论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同时排除因药物滥用、过量、误用及质量问题等引起的有害反应[2]。
本研究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老年人最为常见,其次为儿童,再次为成年人。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超过同年龄段的人口构成比,这可能与儿童的生理及病理特征有关[3]。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老年人常伴发有一种或多种基础性疾病,临床医生在用药时会注意抗菌药物剂量的控制。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中最常见的是静脉滴注,这可能与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有关,静脉给药起效快,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生物利用度高,同时存在合并用药、配伍反应、溶解后的稳定性、滴注速度等问题[4]。
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药品中存在少量的杂
质,活性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分解、聚合、降解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产物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5]。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必要条件。
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伴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患者为特异性高敏感体质。发生皮炎、皮疹、风疹、荨麻疹、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多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多由青霉素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泛酸、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胃肠道不适反应主要由抗菌药物的化学性刺激所致,也可能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多由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多由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引起。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青霉素类药物之间易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引起药物热,使用前应先做皮试,谨慎用药。当长期或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后,人体中寄生的正常敏感菌群被破坏,不敏感菌群(即耐药菌群)大量增殖,外来菌也乘虚而入。当这类优势菌为致病菌时,可引起二重感染。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症状为消化道功能失调[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