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206092
单次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沈爱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两种单次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应用中的效果分析,寻找更安全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单次麻醉组和持续麻醉组,各32例,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持续麻醉组初始用药量、完善阻滞率、麻醉维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和辅助用药率等优于单次麻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药量和麻醉时间容易控制,且不增加并发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麻醉;单次;持续

    腰间盘位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在外伤或退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本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多种,而手术是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此种治疗方式对麻醉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如何确保麻醉的安全性成为手术的关键【1】。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单次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为寻找最理想、最安全的麻醉打下基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单次麻醉组和持续麻醉组,各3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术前给予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取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

    单次组:患者进入手术后,开发静脉通路输液,并监测血压、脉搏、血压、呼吸等,取L1~L2作为穿刺点,麻醉药由1%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而成,穿刺满意后给予麻醉试验量3-5ml,5min观察有无全脊麻现象,若无异常反应,再注入所需麻醉剂15ml左后后拔针封贴穿刺点。

    持续组:术前准备及麻醉药物同于单次组,选择T12~L1为穿刺点,穿刺满意后向尾端置3cm管,并用灭菌剂粘贴固定,固定好后将患者改为仰卧位,向管内注入麻醉药5ml,后根据阻滞平面再酌情给予麻醉量,直到达到阻滞范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常规生命体征,记录麻醉初始量(手术前注入量)、完善阻滞率、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和辅助用药率。

    1.4 统计数据处理 所有统计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时间的比较。持续组麻醉维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优于单次麻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无差异(P>0.05),见表2。

    2.2 两组麻醉效果、辅助用药率及并发症比较。持续组阻滞完善率、辅助用药率和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单次麻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样疼痛,发病率高。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原本是慢性渐进性的生理过程,而一次较重的腰部外伤或者反复多次的腰部轻度外伤,都可以成为导致椎间盘进一步加速退变的不良因素【2】。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比较多,但由于大众对疾病缺乏相关了解,常因担心手术会被做“瘫”而不敢进行有创治疗,导致本来可以通过一个很小的手术解决的问题使患者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生活在疼痛反复发作甚至下肢功能严重受损的状态中。

    随之外科技术和设备的改进,手术治疗已俨然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治疗途径,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也日臻成熟。但由于外科手术常需在患者身体做切口,因此会给患者带去极大的伤痛,可以还可因患者难忍疼痛躁动触伤患者周围组织及神经,甚至中断手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3】。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多种新药的产生及多种先进的监测手段的实施,尤其是麻醉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参与,麻醉理论的提高,导致临床麻醉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外科手术提高了保障,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其依从性。但随着手术复杂程度的增加,致使麻醉术中管理难度加大,也使麻醉并发症的增多,于是选择既能保证麻醉效果满足,又能减少并发症的麻醉方式成为麻醉领域的研究重点。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麻醉方式有多种,目前临床一般选择局麻和硬膜外麻醉。对于局麻虽然手术中可根据患者的清醒程度来正确定位受累的神经根,并能发现临床和X线检查遗漏的髓核突出,可以避免误伤神经根。但此种麻醉时间短,一般适合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的患者,但对于中央型突出、椎间盘钙化、小关节突出聚等的患者,此类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而且患者年龄偏高,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手术的刺激会诱发或加重以上疾病,处理不佳甚至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局麻已无法适用【4】。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应用最为广泛,但采用单次还是持续麻醉仍是临床争论的焦点。单次硬膜外麻醉操作简单,无需置管,给药成功后便拔出穿刺针,封闭穿刺点,可减少感染,但此种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有限,麻醉剂量难以掌握,过多则对呼吸循环等干扰大,过少又无法达到麻醉要求。持续硬膜外麻醉通过持续给药,一次性剂量小,对机体生理干扰少,药物注入后集中在突出椎间盘病灶周围,能够达到完善的阻滞,止痛和肌松效果好,能够提高清晰的术野。同时通过多次给药,能够单次给药阻滞不完全和受限的确定,并能保证触觉和运动神经正常,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此外,由于阻滞效果好,因此无需大量使用辅助药物,而且能够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和并发症【5】。本研究表2和表3结果再次印证了以上的优点,因此笔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首选持续硬膜外麻醉。

    参考文献

    [1]鲁玉来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12(23):1901-1904

    [2]海涌.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