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206148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何建新 王郁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组)与治疗组(中医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的妇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临床多采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但往往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容易复发,严重威胁患者正常生活,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负担[1]。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报道较多,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2],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有下腹及腰痛,小腹坠胀,在劳累、性交后加重及月经前后加重等症状。年龄27-69岁,平均(44.3±6.5)岁,病程1-8年,平均(4.7±1.2)年,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寒凝气滞型;血瘀痰阻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44.5±6.7)岁,病程(4.6±1.5)年,湿热型19例;寒凝气滞型11例;血瘀痰阻型10例;治疗组,年龄(44.1±6.7)岁,病程(4.2±1.8)年,湿热20型;寒凝气滞型12例;血瘀痰阻型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辨证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替硝唑200ml,左氧氟沙星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湿热型给予赤芍、柴胡、枳实、川楝子、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泽泻、蒲公英、红藤各15g,薏苡仁、车前子各20g,陈皮6g,每日1剂,水煎服;寒凝气滞型给予当归、赤芍、川芎、没药、元胡、蒲黄、五灵脂、小茴香各12g,炮姜l0g,桂枝6g。每日1剂,水煎服;血瘀痰阻型给予赤芍、苍术、茯苓、香附、牡丹皮莪术各10g,丹参15g,桂枝6g,水蛭3g,水煎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5d。

    1.3 疗效标准

    显效:腹痛消失,白带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子宫无压痛,宫旁两附件无增厚压痛。有效:腹痛减轻,白带接近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及宫旁两附件压痛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改变[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表1可见,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病程迁延所致,带下量多是其主要临床表现[4]。因此中医又称之为带下病。多局限于盆腔脏器,特别是以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发生炎性改变,致局部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激惹和压迫而产生临床症状,每遇经期因盆腔充血或因劳累则症状加重[5]。中医学认为,本病为湿热之邪入侵所致,其病机多为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人,肝失疏泄,气血阻滞,运行失畅,冲任失调,导致肝气瘀滞,湿热下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笔者认为慢性盆腔炎兼有湿、热、寒、淤、痰之弊,临床中只有辨证正准确,然后进行相应的方剂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6]。本文的比较结果显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0%明显高于西药常规治疗,充分说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玉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50例[J].中医研究,2010,23(7):41-42.

    [2]王文清,王伟,初景文.中医辨证施治盆腔炎临床疗效浅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