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8期
编号:12206236
应用静脉留置针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针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扩容及药物抗休克治疗;采集血液标本[1],做手术前配血及术前血液标本常规检查。为抢救病人争分多秒,赢得宝贵时间。 方法 我科采用BD公司生产的18-24GY型留置针,对3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能在较短时间内,补充循环血量,提升血压,做好病人手术前准备。结果 其中,33例病人入院时血压在70-80/40mmhg,5例病人血压测不到。在开通静脉通路2-3条,明显出血伤口给予加压包扎、填塞止血等积极处理。能在入院后20分钟内,把患者血压维持在80/60mmHg以上,为手术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结论 Y型静脉留置针具有易穿刺成功、易固定不易滑脱、一颗留置针可同时实现2组到3组静脉输液,保证急救药物及时应用;具有方便、快捷采集血液标本等优点。值得急诊急救及危重症病人抢救时使用。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优点

    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8月-2009年12月,我科接诊车祸伤致颅脑损伤并肝脾内脏破裂病人16人,全身多处刀伤10人,车祸伤致骨盆骨折病人12人,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3..3岁。男29例,女9例。患者入院时全身湿冷,面色苍白,烦躁,33例病人血压在70-80/40mmHg,5例病人血压测不到。全部患者均使用BD-Y型留置针开通静脉通路,采集血液标本后,接上液体,遵医嘱给抗休克药物。所有患者能在1min内建立静脉通路,3min采集完毕血液标本,20分钟内使患者血压维持在80/60mmHg以上,在较短时间内为手术做好准备。

    2 留置针静脉穿刺操作

    2.1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个体差异较大,评估血管条件及创伤部位,选择18-24GY型留置针。

    2.2 选择静脉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由于失血及创伤的双重打击,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周围浅静脉易挛缩,穿刺不易成功,远心端血管即使穿刺成功,因血管挛缩也会影响输液流速。同时,抗休克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不适于表浅远心端静脉。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我们首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及股静脉。

    2.3 留置针穿刺操作 要提高穿刺成功率,必须规范和培训操作方法。进针角度为15-30°角,进针宜慢,并从血管上方直接刺入血管,力求一针见血,,见回血再进1-2mm,然后将针芯退出2mm,[2]送管速度不宜过快,边退针芯边送软管,使软管余留0.5mm在皮肤外,透明敷贴固定,打开一次性采血针包装,取采血试管,将采血针头插入Y型留置针的肝素帽内,采血针另一端与采血试管相连接,按血液标本要求,先采集生化标本,再采集含抗凝剂的标本。采集血液标本完毕,连接已备好的液体,要求输液速度较快时,先夹闭留置针开关,直接取下肝素帽及Y型接口另一端保护接头,同时连接2组以上输液(有肝素帽一端,可接2组液体,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然后打开留置针开关,遵医嘱进行输液抗休克治疗。

    3 护理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躁动不安,往往伴有意识障碍,采用留置针输液时,加强看护,以防留置针被拔出及移位。留置针套管为软管,虽然不像钢针容易折断及刺破血管壁,但软管有打折及内口有触及血管壁的可能,应摆放合适体位,使输液顺畅进行。明显出血伤口给予加压包扎、填塞处理。

    4 优点

    4.1 操作方便、快捷 在1分钟内完成静脉穿刺,在3分钟内完成采血及建立输液。比较适合急诊病人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用药。

    4.2 安全 便于急诊病人的转运。由于留置针的软管柔软,置于血管内时,不易刺破血管及移位,在护送病人外出检查、护送到手术室及专科病房时,能够保证输液及用药不间断进行。

    4.3 补液速度快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补充血容量,为下一步手术做好充分准备。选择Y型留置针开通静脉通路,一颗留置针可同时解决2组以上液体药物输入。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紧急抢救及临床用药。

    4.4 能够灵活掌握及应用 病人周围循环比较差,血管塌陷严重,应首选24G留置针,先在远心端建立静脉通路,解决远心端静脉通路后,再在近心端扎压脉带,让血管充盈后,立即选择较大留置针再行肘正中及贵要静脉穿刺。周围循环有改善,再选择深静脉置管。

    参考文献

    [1]杨兴菊。静脉安全留置针再ICU中的应用及护理技巧[J].医学信息,2010,1(1):33

    [2]彭雪钦. 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方法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 , 2003 ,19(4): 501-502

    作者简介:

    杨忠琼,女,(1969-),云南省元谋县,主管护师 本科,急诊科护士长,研究方向:急诊急救护理, 百拇医药